西洋鹃开花前后怎么办「西洋鹃开花后怎样修剪」

  • 生活
  • 2023-05-05 15:49

大家好,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西洋鹃开花前后怎么办这个问题,西洋鹃开花后怎样修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西洋鹃花开花后几天调谢

西洋鹃开花后,放置室内通风处,常温下(25℃)花期可持续1个月,温度20℃可开半个月。

西鹃,一般冬季会进入休眠期。环境温度低于5℃或高于30℃生长停滞。因此,花后应摘除残花,适当修剪,逐渐减少浇水,并注意越冬保护。

西洋鹃开花期养护应注意些什么

杜鹃花一般在4、5月份开花,在开花前及开花期间的养护是否合理,是杜鹃花花期长短、花色是否艳丽及花朵大小的关键之一。

1.从3月份开始,施1-2次以磷为主、氮磷结合的稀薄追肥,中间每隔15天左右,以促使花蕾饱满。

2.及时进行疏蕾。为使杜鹃开花大而色艳,每枝顶上只需留1个花苞,其余都应摘去,包括内心枝上的花苞也应同时摘去。在杜鹃花苞脱去棕色外衣后,有时还会同时出现2-4个花朵,这是也要摘去多余的花朵,只留一个花朵。

3.杜鹃开花时,花盆应放在窗口或离窗口较近的通风处,早晚给予一些微弱的阳光,夜间移到室外;盆土干了要及时浇水,开花期间不要施肥。

西洋鹃怎样养护?

(1)选好基质。西洋鹃的根系极纤细,以选择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基质为宜,一般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与珍珠岩各半配制的培养土。上盆前施入少量骨粉作基肥,并酌情适当剪掉一些老枯根,以利萌发新根。

(2)合理浇水施肥。西洋鹃根系极纤细,既怕涝,又不耐旱,基质过干过湿,都会生长不良。为此,浇水、施肥都要掌握适时、适量。应根据不同季节和植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浇水。冬季室温低,植株处于休眠状态,生长停滞,需水量少,盆土宜偏干,否则易引起黄叶、脱落,严重时整株死亡。若冬季室温较高时,可每3~5天浇一次与室温接近的清水。3~5月需水量日渐增加,浇水应逐渐增多,开花期宜每天浇一次水。夏季是西洋鹃开花后萌发新枝的生长旺期,除浇水要充足外,傍晚还需向枝叶和地面上喷雾,以利降温增湿。秋季以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状态为宜,深秋后气温降低,浇水量也应酌情减少。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生长季节可每7~10天施一次稀薄饼肥水。孕蕾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两次,则花色鲜艳,花期持久。夏季、冬季及开花期要停止施肥。花谢后及时施两次以磷、钾肥为主的液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同时也有利于花芽分化。

(3)适当修剪。西洋鹃生长缓慢,幼年期一般不需修剪。栽培几年之后若枝条生长过多时可于早春剪去过密枝、纤弱枝、徒长枝及病虫枝,并摘除嫁接苗砧木上的萌芽及花蕾周围的叶芽,使养分集中供给花蕾发育。每年花谢后都要及时剪除残花,减少养分消耗,以利生长和翌年开花。

(4)适时出室和入室。北方地区宜于谷雨后出室。出室后放半阴处,早晚多见一些阳光。入夏后及时移至荫棚或大树荫下,避免阳光直射。深秋后应使其多接受阳光照射,以利花芽分化。霜降前后入室,入室后放向阳处,注意适当通风,室温保持在2~5℃能安全越冬。越冬期间每7天用与室温相近的水喷洗一次枝叶,则枝叶浓绿光亮。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