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盘伏什么意思是什么生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俯伏是什么生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成语】:龙盘虎踞
【拼音】:lóngpánhǔjù
【解释】: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出处】:汉·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基本解释:1.盘伏的龙。2.回环的龙形。3.发髻名。蟠:蟠pán屈曲,环绕,盘伏:蟠蜿。蟠萦。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辰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五湖舟楫钓鱼翁,鱼翁就指人;壹别鬓须生几缕也指人。所以,此诗代表生肖龙。
这些字是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纪年。在中国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旧式记时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时、丑时等。
十二生肖是根据中国传统历法来确定的,生肖对应十二地支,比如:虎年即寅年,每十二年作为一个轮回。比如公历2010年基本对应的是虎年,即庚寅年。
六十甲子纪年中,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0个,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刚好60个排完一个周期。
古人认为这样有点复杂又不好记,所以想到用动物来表达复杂的地支,这就是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每个字含义——
1、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2、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3、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4、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5、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6、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7、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8、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9、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10、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11、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12、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扩展资料:
生肖与时辰——
1、夜间23点至次日01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称“子鼠”。
2、01点至03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
3、03点至05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4、05点至07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为“卯兔”。
5、07点至09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
6、09点至11点,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作“巳蛇”。
7、11点至13点,属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
8、13点至15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9、15点至17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为“申猴”。
10、17点至19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
11、19点至21点,属戌时,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为“戌狗”。
12、21点至23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于是称作“亥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二地支
蟠龙_词语解释
【拼音】:pán
lóng
【解释】:1.盘伏的龙。2.回环的龙形。3.发髻名。
【例句】:在故宫博物院中的金雕蟠龙,真是惟妙惟肖啊。
虎踞龙盘,汉语词语,意思是像龙盘着,像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出自《吴录》。而蛇具有这种特点,可以弯弯曲曲的像龙盘着,直起头颈来像老虎一样,甚是吓人。所以是蛇。
关于盘伏什么意思是什么生肖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