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到目前为止很多朋友对于火星赤道半径和火星赤道半径大约多少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火星赤道半径相关的知识点,文章篇幅可能较长,大家耐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水星赤道半径2440千米
金星赤道直径:12,103.6千米
地球赤道直径:12,756.3千米
火星赤道半径:3398千米
木星赤道直径:142,984千米
土星赤道直径:120,536千米
天王星赤道星直径:51,118千米
海王星赤道直径:49,532千米
附;八大行星参数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但它更重.
行星赤道半径:2440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0.0553
密度:5.43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58.65日
卫星数:无
公转轨道:距太阳57,910,000千米(0.38天文单位)
金星公转周期:224.701天
赤道直径:12,103.6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0.8150
密度:5.24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243.01日
卫星数量:0
表面面积4.6亿平方千米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第五大行星:
轨道半径:149,600,000千米(离太阳1.00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12,756.3千米
质量:5.9736e24千克
自转周期(日)0.9973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
轨道半长径:22794万千米(1.52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686.98日
行星赤道半径:3398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0.1074
密度:3.94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1.026日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质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
公转轨道:距太阳778,330,000千米(5.20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142,984千米(赤道)
质量:1.900e27千克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
公转轨道:距太阳1,429,400,000千米(9.54天文单位)
卫星直径:120,536千米(赤道)
质量:5.68e26千克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公转轨道:距太阳2,870,990,000千米(19.218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51,118千米(赤道)
质量:8.683e25千克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公转轨道:距太阳4,504,000,000千米(30.06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49,532千米(赤道)
质量:1.0247e26千克
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颗。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它缓慢地穿行于众星之间,在地球上看,它时而顺行时而逆行,而且亮度也常有变化,最暗时视星等为+1.5,最亮时比天狼星还亮得多,达到-2.9。由于火星荧荧如火,亮度经常变化,位置也不固定,所以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而在古罗马神话中,则把火星比喻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玛尔斯”。在希腊神话中,火星同样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氧化物。夸张一点说,火星就像一个生满了锈的世界。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较远,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地球低30多摄氏度,昼夜温差可达上百摄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温度可达20℃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气。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约占95%,还有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径为3395公里,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不到地球的1/6,质量仅是地球的1/10。火星的内部和地球一样,也有核、幔、壳的结构。
火星的自转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转一周为24小时37分22.6秒。火星上的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火星公转一周约为687天,火星的一年约等于地球的两年。
火星有两个卫星。靠近火星的一个叫火卫一,较远的一个叫火卫二。由于火星在希腊神话中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所以天文学家以阿瑞斯的两个儿子——福波斯和德瑞斯命名它的两颗卫星。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与地球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它们都有卫星,都有移动的沙丘、大风扬起的沙尘暴,南北两极都有白色的冰冠,只不过火星的冰冠是由干冰组成的。火星每24小时37分自转一周,它的自转轴倾角是25度,与地球相差无几。
火星上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这是它与地球最主要的相似之处。但除此之外,火星与地球相差就很大了。火星表面是一个荒凉的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占了95%。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造成了金星上的高温,但在火星上情况却正好相反。火星大气十分稀薄,密度还不到地球大气的1%,因而根本无法保存热量。这导致火星表面温度极低,很少超过0℃,在夜晚,最低温度则可达到-123℃。
这是美国宇航局海盗号环绕器拍摄的火星全球照片。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巨大的“水手谷”。水手谷长约4000公里,深度约8公里。(USGS)
火星的内部结构图。火星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相似,都有壳、幔和核,但由于数据不完全,火星核的组成和大小仍然未能确定。
火星表面的景色。这是由着陆在火星表面的探路者号探测器拍摄的。远处可见名为“双子峰”的火星山峰。(NASA)
火星表面纵横交错的河床。这些河床已经干涸,但它们可能是在远古时期由大量的洪水冲刷形成的。
火星表面扬起的大范围沙尘暴。这次沙尘暴生成于火星南极附近,影响范围约有数百公里。
这是美国宇航局的海盗2号探测器拍摄的火星南极地区的片状地貌。这些条纹是由冰和沉积物构成的。
火星被称为红色的行星,这是因为它表面布满了氧化物,因而呈现出铁锈红色。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含有大量的红色氧化物的大沙漠,还有赭色的砾石地和凝固的熔岩流。火星上常常有猛烈的大风,大风扬起沙尘能形成可以覆盖火星全球的特大型沙尘暴。每次沙尘暴可持续数个星期。
火星两极的冰冠和火星大气中含有水份。从火星表面获得的探测数据证明,在远古时期,火星曾经有过液态的水,而且水量特别大。这些水在火星表面汇集成一个个大型湖泊,甚至是海洋。现在我们在火星表面可以看到的众多纵横交错的河床,可能就是当时经水流冲刷而成的。此外火星表面的许多水滴型“岛屿”也在向我们暗示这一点。
火星表面有一条巨大的“水手谷”。这是一个长约4000公里的巨大峡谷,它是在远古时期的洪水和火山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火星上的巨大火山——奥林匹斯山高约2万7千米,是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的三倍。它是太阳系中最高的山峰。火星有两个微小的卫星,直径都不到80公里,看起来更象是被俘获的小行星。
一直以来火星都以它与地球的相似而被认为有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近期的科学研究表明目前还不能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相反的,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火星更象是一个荒芜死寂的世界。尽管如此,某些证据仍然向我们指出火星上可能曾经存在过生命。例如对在南极洲找到的一块来自火星的陨石的分析表明,这块石头中存在着一些类似细菌化石的管状结构。所有这些都继续使人们对火星生命的是否存在保持极大的兴趣。
质量
6.421e+23kg
赤道半径
3,397.2km
平均密度
3.94gm/cm3
平均日距
227,940,000km
自转周期
24.6229小时
公转周期
686.98天
赤道地表重力
3.72m/sec2
赤道逃逸速度
5.02km/sec
最低地表温度
-140℃
平均地表温度
-63℃
最高地表温度
20℃
大气压力
0.007bars
大气组成
二氧化碳95.32%
氮2.7%
氩1.5%
氧0.13%
一氧化碳0.07%
水0.03%
其他0.000291%
1976年,美国海盗1号和海盗2号火星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火星,传回了数万张照片。那次飞行没有找到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证据。但是,美国地质学家舒尔策.马库赫却公布一份论文说,当时探测器可能事实上已经找到了火星生物,但是由于火星生物的形态与地球生态的形态截然不同,以至于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人类探测器向火星的土壤里倒水,这可能把火星上那些以另外一种细胞也存在的生命淹死。此外,人类探测器还加热了土星土壤,这可能又把火星微生物给烤死了。
八大行星的直径依次是水星4880Km、金星4880Km、地球12756.2Km、火星6796km、木星142984Km、土星120536km、天王星51118km、海王星49576Km。
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
1、水星:英文名Mercury,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
2、金星:英文名Venus,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于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月球外最亮的星,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爱神。
3、地球:英文名Earth,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太阳系第五大行星。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由空间拍到的图片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
4、火星:英文名Mars,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近,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国古代称“荧惑星”,火星在心宿内发生“留”的现象称为荧惑守心。火星(希腊语:阿瑞斯)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
5、木星:英文名Jupiter,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亦为太阳系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它的质量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的总和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被称为“行星之王”。
6、土星:英文名Saturn,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为“镇星”,是太阳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在罗马神话中,土星(Saturn)是农神的名称。希腊神话中的农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盖亚的儿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亲。土星也是英语中“星期六”(Saturday)的词根。
7、天王星:英文名Uranus,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8、海王星:英文名Neptune,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扩展资料:
行星的定义: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这个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这八颗。
与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冥王星相符。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相符,但是冥王星没有能够清空其轨道上的其他物体,因此降级为矮行星。
而同样具有足够质量、成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恰好符合这一定义,并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认是一颗“矮行星”。所以冥王星被归为矮行星。从此太阳系从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大行星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