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眼儿媚朱淑真拼音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眼儿媚朱淑真诗歌鉴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范成大《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
眼儿媚①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②
酣酣日脚紫烟浮,
妍暖破轻裘。
困人天色,
醉人花气,
午梦扶头。③
春慵恰似春塘水,
一片縠纹愁。④
溶溶泄泄,
东风无力,
欲皱还休。
【作者】
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
(1164)进士。孝宗时使金,表现出凛然正气,后官至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
他以诗著称,为“中兴四大家”之一。其词则深染婉约之风。有《石湖集》。
【注释】
①此调又名《秋波媚》、《小阑干》、《东风寒》。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②萍乡:县名,今属江西。范成大《骖鸾录》:“乾道癸巳岁闰正月二十六日,
宿萍乡县,泊萍实驿。”乾道癸巳岁为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是年,范成
大赴广西任经略安抚使,途经萍乡时吟成此词。③扶头:“扶头酒”的简称,
指易醉之酒。姚合《答友人招游》诗:“赌棋招敌手,沽酒乍扶头。”李清照
《今奴娇》:“阴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④縠纹:皱纹。多用
以比喻水有波汶。苏轼《临江仙》词:“夜阑风静縠纹平。”
【品评】
这是一首途中记感之作,用笔轻灵,发语淡婉,而又略见春思旅愁。上片
描写久雨乍晴所带来的阳春气候和连日跋涉所造成的旅途劳顿,将序中的记实
文字演绎为形象可感的画面。“酣酣日脚”二句写景生动,记感真切。以“酣
酣”形容和煦而又充裕的阳光和明媚而又艳丽的日色,是创意之辞;“紫烟”
则准确地摹写了艳阳映照下呈现出的深紫色的祥瑞气象;而用“浮”字状写阳
气初动、紫烟氤氲的态势,也十分贴切。“妍暖”句变换笔墨,展示既妍且暖
的阳春气候所引起的生理反映:浑身燥热,急欲脱去冬装。“破轻裘”的“破”
有常字奇用、直意曲说之妙。“困人天色”三句进而揭示阳春气候所引起的心
理反映:这暖熏熏的天色和香腻腻的花气,令人象喝酒般既感困倦,又感陶醉,
终于在正午时分酣然入梦。显然,作者辗转旅途,本已有疲惫之感,再遇上这
“困人天色”和“醉人花气”,昏昏欲睡当是情理之中事。其巧妙处在于把
“卧舆中困甚”之“困”与阳春气候联系在一起,将很难用笔墨来形容的“春
困”表现得淋淳尽致。下片写“春慵”尤为传神之妙。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
选释》评曰:“借东风皱水,极力写出春慵,笔意深透,可谓入木三分。”确
实如此。作者一改赋法,转用比兴:“一塘碧水,春波不兴;东风徐来,只能
荡起涟漪,而无力搅起波澜。这种“欲皱还休”的中介状态,多象作者那虽然
丰富、不免慵怠的春思和尽管哀婉、总是轻淡的旅愁。要言之,在作者所构置
的温软的氛围中,风也懒洋洋,水也懒洋洋,人也懒洋洋。作者正是由这一共
通点来设譬取喻,使抽象的情思形象化。沈际飞《草堂诗余别集》认为此词
“字字软温,着其气息即醉”。虽然这仅是就其格调、情韵而言,却是搔着了
痒处的。另外、此词结构之谨严,也为后人所赞赏。况周颐《蕙风词话》即云:
“词亦文之一体。昔人名作,亦有理脉可寻,所谓蛇灰蚓线之妙。如范石湖
《眼儿媚·萍乡道中》……‘春慵’紧接‘困’字、‘醉’字来,细极。”
是断肠辞吧,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浣溪沙清明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方按:此词一说欧阳修作,但《六一词》与其它词集互杂极多,不足为凭。力辩此词非朱淑真所作者如《四库提要》,乃出于保全淑真“名节”,卫道士心态,何足道哉!细赏此词,似非六一居士手笔,实乃断肠之声。淑真另有一首《元夜诗》,可与此词互看:“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吹鼓斗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待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生查子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生查子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此首或误作朱敦儒词、李清照词。)谒金门春半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江城子赏春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衤周]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减字木兰花春怨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清平乐夏日游湖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方按:“和衣睡倒人怀”一作“随群暂遣愁怀”,疑为腐儒擅改。此词乃写与情人游湖,非随众友游湖,“娇痴不怕人猜”等句可证。)清平乐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点绛唇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鸳帷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点降唇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蝶恋花送春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菩萨蛮秋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此首或误作朱敦儒词、朱希真(秋娘)词。)菩萨蛮木樨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菩萨蛮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此首一作苏东坡词。)鹊桥仙七夕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念奴娇二首催雪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又鹅毛细翦,是琼珠密洒,一时堆积。斜倚东风浑漫漫,顷刻也须盈尺。玉作楼台,铅溶天地,不见遥岑碧。佳人作戏,碎揉些子抛掷。争奈好景难留,风僝雨僽,打碎光凝色。总有十分轻妙态,谁似旧时怜惜。担阁梁吟,寂寥楚舞,笑捏狮儿只。梅花依旧,岁寒松竹三益。卜算子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西江月春半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月华清梨花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薄。欹枕裴回,又听一声干鹊。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除却,是江梅曾许,诗人吟作。长恨晓风漂泊,且莫遣香肌,瘦减如削。深杏夭桃,端的为谁零落。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
【标题】:眼儿媚
【年代】:南宋
【作者】:朱淑真
【体裁】:词
【内容】:--------------------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赏析】:--------------------
【注释】:
①轻柔:形容风和日暖。
【评解】
这首小词,通过春景的描写,宛转地抒发了惜春情绪。上片写风和日丽,百花飘香,而转眼清明已过,落花飞絮,云锁朱楼,令人不堪回首。下片写午梦初醒,绿窗闻莺,声声唤起春愁。结尾三句,构思新巧,含蕴无限。全词语浅意深,辞淡情浓。清新和婉,别具一格。
小题1:"锁"字是"笼罩"(包围、环绕、围绕)的意思,(1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写出
了阴云四布、雾压朱楼的情景,(1分)表现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1分)(意思对即
可)
小题1: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通过绿杨、海棠、红杏等景物的描写,
(1分)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春)愁(烦恼、惆怅等)。(2分)(如果表现手法答"
用鸟语花香来反衬自己的惆怅"也对)(意思对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炼字。先找出修辞***,然后联系诗句具体分析。锁有困之意,形象地表现了女子的心情。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诗句中多处写景,景中含情,情中蕴含了春愁,表达了无限惆怅。
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赏析
眼儿媚·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常用体【眼儿媚】词牌格律
范词欣赏:常用体【眼儿媚】宋·朱淑真(48字五平韵)
上阕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第一【意群】,五字句双平韵,七字句增加双平促韵)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仄平平。(第二【意群】,四字句双平韵)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入韵四字句宽泛使用“中仄平平”)
下阕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第三【意群】,五字句双平韵)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仄平平。(第四【意群】,四字句双平韵)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入韵四字句宽泛使用“中仄平平”)
注:1.标准体的【主韵律】,统一是【律词句】的“仄仄平平”双平入韵,和【人月圆】几乎一样。
2.【眼儿媚】有常用体结构,两者不同之处是,常用体首句增加促韵,并且入韵的四字句可以宽泛使用“中仄平平”。
3.存世的标准体的词例不多,多数是宽泛的常用体结构;此范词下阕四字句对偶较好。
4.标准平仄谱的“中”表示“可平可仄”,其它平仄一字不可易。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