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黄药子的药用价值与禁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中药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黄药子功效:
凉血止血、解毒消肿、化痰散结
黄药子,也叫朱砂七,此药为寥科植物金线草(DioscoreabulbiferaL.)的全草,因其根茎呈朱砂色,故得此名。为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至长圆形。茎左旋
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黄独的地下块茎,又名黄独。其性寒,味苦、咸,有小毒。功能化痰散结、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主治瘿瘤瘰疬、无名肿毒、咳喘气逆、癌症肿瘤等病症。[成分药理]本品含二萜类化合物黄独素A、B、C,还含有碘、皂甙、鞣质,还原糖等。黄药子含淀粉40%以上,此外还含有单宁和少量薯蓣皂角等。实验研究证明,本品对肉瘤180有抑***用;其油剂对子宫颈癌14的抑***用比较明显;对消化道肿瘤及甲状腺瘤也有一定抑***用。日本学者对部分中药的水提物和甲醇提取物的抗癌活性进行初步筛选研究中,用试管内试验证实,黄药子对癌细胞生长抑制率达75%以上。我国学者用黄药子复方抗癌乙片对用N-亚硝基肌氨酸乙酯诱发的小鼠胃磷状上皮癌前病变及癌变均有明显抑***用。抗癌乙片对食管重度增生者进行临床治疗与实验证实,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精脒和唾液精脒含量,与细胞学复查结果一致,有较好的食管癌前病变阻断性治疗作用。此外,黄药子对动物实验性缺碘和不明原因引起的甲状腺肿有治疗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用。[现代应用]黄药子临床治疗恶性淋巴肉瘤、甲状腺肿瘤及消化道肿瘤等方面应用较多,但多以复方为主或辅以黄药子油外用。1.恶性淋巴瘤陈氏报道,用消恶性淋巴瘤方为基本方配合辨证施治,并辅以外敷治疗恶性淋巴瘤11例。治疗结果:存活1年以内3例,l~2年4例,2~5年1例,5~10年2例,10年以上2例。易氏报道,以黄药子复方配合其他疗法治颈部淋巴肉瘤4例,结果全部临床治愈,已存活时间为3~27年。沈氏报道,以黄药子油外涂并配合中药内服治左下颌混合性恶性肿瘤及淋巴肉瘤各1例,治疗获愈。2.甲状腺肿瘤浙医大二院以黄药子复方治疗甲状腺瘤37例。服药5~10剂后多数患者可见肿块缩小,经治疗后痊愈11例,显效5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86.3%。姜氏报道,用消瘿汤治甲状腺瘤50例。治疗结果,痊愈26例,显效4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4%,痊愈者中平均治愈时间为28.5日。湖北省中医研究所用黄白汤治疗甲状腺癌11例,结果近期治愈1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2.7%。
黄独又称是黄药子,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清瘿。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甲状腺肿、吐血、咯血。
1、对甲状腺的作用
给正常大鼠喂饲含2%~10%黄药子的饲料4周,对体重及甲状腺功能(基础代谢、甲状腺重及其含碘量)均无影响;黄药子对硫氧嘧啶与磺胺吡啶等抗甲状腺药物造成的甲状腺肿(体重、基础代谢率、甲状腺重量及含碘量、血清蛋自结合碘等指标)无影响。
对0.1%硫氰酸钾造成的轻度甲状腺肿有对抗作用;对缺碘食物引起的甲状腺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表现为肿大的甲状腺重量减轻、腺组织和血清蛋白结合碘增加。对大鼠自发性甲状腺肿亦能改善。黄药子的此项治疗作用与其中所含的碘有关。
2、对平滑肌的作用
黄药子酊剂和煎剂对离体兔肠有抑***用;对未孕家兔与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表现为强直性收缩与节律性收缩,对子宫的兴奋作用,能被苯海拉明所取消。酊剂的作用较煎剂强而快。
3、对心脏的作用
黄药子煎剂与配剂对离体和在位蛙心均有抑***用。
4、抗真菌的作用
黄药子水浸(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用。
扩展资料
黄独果实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
1、治甲状腺肿。以单味水煎,或酒煎服,或用其流浸膏;又可配夏枯草等,能改善临床症状。
2、试用黄花子酒治疗肿瘤,尤其食管癌有一定作用。对治疗神经纤维瘤,横纹肌肉瘤有一定帮助,但动物实验尚未能证实有抗肿瘤作用。
3、疮疡肿毒、蛇害、犬咬伤,可用鲜品捣烂外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黄独药用价值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