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冷库专用载冷剂,以及低温载冷剂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制冷剂是制冷机中的工作介质,故又称制冷公质。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物或空间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而被冷凝成液体,制冷系统借助于制冷剂状态的变化,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载冷剂又称冷媒,是在间接供冷系统中用以传递制冷量的中间介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重新被冷却,如此循环不止,以达到传递制冷量的目的。在盐水制冰、冰蓄冷系统、集中空调等需要采用间接冷却***的运作过程中,需使用载冷剂来传送冷量。载冷剂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中被冷却后,用来冷却被冷却物质,然后再返回蒸发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制冷剂起到了运载冷量的作用,故又称为冷媒。这样既可减少制冷剂的充灌量,减少泄露的可能性,又易于解决冷量的控制和分配问题。载冷剂与载冷剂循环特点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中的制冷装置中完成把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R间冷却介质。这种中间冷却介质也称为第二制冷剂(SecondaryRefrigerant).载冷剂的循环是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并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系统的热量,然后返回蒸发器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而载冷剂重新被冷却;如此循环不止,以达到连续制冷的目的。使用载冷剂能使制冷剂集中在较小的循环系统中,而将冷量输送到较远的冷却设备中,可减少制冷剂的循环量,解决某些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难以解决的问题;又由于使用了载冷剂能使某些毒性较大或***性气味较强的制冷剂远离使用环境,增强制冷系统的安全。载冷剂是依靠显热来运载冷量的,这是与制冷剂依靠气化潜热来制冷的最大区别。由于使用了载冷剂,增加了制冷系统的复杂性,同时,制冷循环从低温热源获得热量时存在的二次传热温差,既载冷剂与被冷却系统和载冷剂与制冷剂之间的传热温差,增大了制冷系统的传热不可逆损失,降低了制冷循环的制冷效率,所以说间接制冷系统只有在为了满足特殊要求时才采用。
综合来看,使用载冷剂的优势在于:
1、可以使制冷机系统聚集在较小的范围里,便于整个装置的制造、安装、运行管理,提高制冷效率。同时将冷量传送到远处。另外还将减少制冷剂系统制冷剂的充灌量和减少制冷剂泄漏的可能性。
2、便于对冷量的分配和控制。特别是对集中供冷的大容量空冷装置而言。
3、所用的载冷剂热容量较大,因此被冷却对象的温度易于稳定。
我们是冷库施工单位,国内几家的载冷剂都用过,在做过的项目中,中盛载冷剂节能效果最好,无腐蚀、低温粘度小,比热容大。他们公司和天津商业大学合作,在做载冷剂冷库节能优化方案实验,我们也去参观了实验冷库,节能效果比我们以前做的项目都好,中盛载冷剂在冷库行业绝对的第一。做载冷剂冷库选中盛载冷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绝对没问题。
***如下:
地窖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而干燥的地方。地窖多是选择靠山或坡地与地面平行的横向挖掘方式,一般不必向下深挖了,而且,窖盖也改成了窖门,这样方便进出,方便储藏食物。
地窖类型可根据储种的多少来定。比如井窖:其特点是保温保湿,构造简单,节省物料,适宜地下水位较低和土层坚实的地方建造。***是先挖一圆井,井口直径50~70厘米,深4~5米,井底直径1~1.5米。挖好后在井底向一边或两边挖储藏室1~2个。储藏室高1.5~1.7米、宽0.8~1.2米、长3~4米。井口周围筑高30~50厘米的土墙,以防雨水流入。也可选用“T”字形窖:适宜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建造。先南北方向挖一走道,再在走道北头向两边挖“T”字形储藏室。深浅根据地下水位而定,一般深2.5~3米,走道宽1米,长2米。储藏室的长短根据红薯多少而定,一般长4~5米,宽1.5米。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