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鸟可以飞过珠穆朗玛峰(哪种鸟可以飞过珠穆朗玛峰)

  • 生活
  • 2023-05-18 16:02

很多朋友对于什么鸟可以飞过珠穆朗玛峰和哪种鸟可以飞过珠穆朗玛峰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哪种鸟能飞越珠峰?

斑头雁

斑头雁是非常适应高原生活的鸟类,在迁徙过程中会飞越珠峰,为此它可以承受仅有海平面上30%的氧气浓度,这主要是因为与其他鸟类相比,他们体内的红血球与氧结合的速度要快。据研究,它们的血红蛋白的α亚基发生变异,导致他们的血红蛋白可以迅速地与氧结合,这是对高原生活地一种适应。

斑头雁(学名:Anserindicus)是中型雁类,体长62-85厘米,体重2-3千克。通体大都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在白色头上极为醒目,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咸水湖,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迁徙

3月中旬开始从中国南部越冬地迁往北部和西北部繁殖地,到达繁殖地的时间最早在3月末至4月初,最迟在4月中下旬。迁徙时多呈小群,通常20-30只排成‘人’字形或‘V’字形迁飞,边飞边鸣,鸣声高而洪亮,声音似‘hang-hang-’。

秋季南迁在9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中下旬。迁徙多在晚上进行,白天休息和觅食。有时白天亦进行。迁徙路线较为固定,从西北高原繁殖地经唐古拉山口迁往南部越冬地,如遇天气变化,气候恶劣,山口风力强大时,常常在山口周围云集数千只受阻的斑头雁,直到气候好转时才飞越过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斑头雁

能够飞过珠穆朗玛峰的鸟

斑头雁、大天鹅以及高山兀鹫。

尤其是斑头雁和大天鹅,两者的繁殖地都位于中亚,或中国西部的高原湖泊、草原湿地,冬季,迁往中国西南或东部湖泊湿地越冬,但部分会迁往印度恒河越冬。它们迁徙期间的飞行高度可达一万米左右,足以飞越珠穆朗玛峰,而高山兀鹫则长期栖息于喜马拉雅山脉附近以中亚山系,通过敏锐的视觉搜寻地面的死尸,曾有人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见到高山兀鹫。

什么鸟可以飞过珠穆朗玛峰?

斑头雁。

斑头雁被认为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据记载,每年的夏季斑头雁都要从印度起飞然后飞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才能达到***,科学家粗略估计斑头雁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17680米左右,而这个飞行高度对于其他鸟类来说就是死亡禁曲,迄今为止也只有斑头雁才能达到这个高度。

斑头雁是中国青藏高原地区较为常见的夏候鸟,种群数量较大,特别是青海湖鸟岛,斑头雁较为集中,种群数量亦较大。由于该鸟肉味可口,绒羽丰厚,又易于饲养,当地群众多有饲养者。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

斑头雁两性相似,但雌鸟略小。成鸟头顶污白色,具棕黄色羽缘,尤其在眼先、额和颊部较深。头顶后部有二道黑色横斑,前一道在头顶稍后,较长,延伸至两眼,呈马蹄铁形状;后一道位于枕部,较短。头部白色向下延伸,在颈的两侧各形成一道白色纵纹;后颈暗褐色。

背部淡灰褐色,羽端缀有棕色,形成鳞状斑;翅覆羽灰色,外侧初级飞羽灰色,先端黑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色,腰及尾上覆羽白色,尾灰褐色,具白色端斑。颏、喉污白色,缀有棕黄色,前颈暗褐色,胸和上腹灰色,下腹及尾下覆羽污白色,两胁暗灰色,具暗栗色宽端斑。

虹膜暗棕色,嘴橙黄色,嘴甲黑色,脚和趾橙黄色。幼鸟头顶污黑色,不具横斑;颈灰褐色,两侧无白色纵纹;胸、腹灰白色,两胁淡灰色,无暗栗色端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斑头雁

哪种鸟类可以飞行的高度可以飞到珠玛?

斑头雁、大天鹅以及高山兀鹫。

尤其是斑头雁和大天鹅,两者的繁殖地都位于中亚,或中国西部的高原湖泊、草原湿地,冬季,迁往中国西南或东部湖泊湿地越冬,但部分会迁往印度恒河越冬。

它们迁徙期间的飞行高度可达一万米左右,足以飞越珠穆朗玛峰,而高山兀鹫则长期栖息于喜马拉雅山脉附近以中亚山系,通过敏锐的视觉搜寻地面的死尸,曾有人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见到高山兀鹫。

不可能是丹顶鹤,丹顶鹤的迁徙路线并不经过喜马拉雅山脉,倒是它们的近亲梭羽鹤每年都要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梭羽鹤繁殖于中亚、蒙古高原和中国东北,冬季迁往印度越冬,但高度不及前面的三种鸟类。

哪种鸟类的飞行高度可以逾越珠穆朗玛峰

斑头雁的飞行高度可以逾越珠穆朗玛峰。

斑头雁在我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鸟类,斑头雁能轻松飞越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它们对人类非常的惧怕,经常是成群出动,不会单飞。

斑头雁的平均飞行高度近1万米,斑头雁仅用八小时就能飞越绵延的喜马拉雅山脉。众所周知,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人类在这么高的海拔都会缺氧,而斑头雁却能轻松的飞过。

扩展资料

斑头雁在迁徙过程中常常是集体行动,并由富有经验的老雁做向导,其余的在后排成一字或人字队形飞行。

斑头雁生性异常警觉,对人类尤其防备森严,见人就互相鸣叫,互通情报,并及时躲闪,与人保持100米左右的距离。当群雁在进食时,总有一只雁在四周放哨,担任警戒。

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不可降解垃圾入侵及人为干扰的增加,斑头雁长江源繁殖地面临严重威胁。据统计,仅长江源四个湖每年被捡拾的鸟蛋就有近2000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斑头雁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