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黄常山(黄常山是什么科)

  • 生活
  • 2023-05-18 16:0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怎么辨别黄常山,以及黄常山是什么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如何分辨槟榔的真假?

辨真假分两点,以为多年来嚼槟榔的经历告诉你:一看:看两点。真假槟榔外包装上没有不同,第一看槟榔果地肉质是否呈棕白色,若灰黑色基本不是正货;第二看是点的卤水,是否有较多的溢在刀切面上,正规的槟榔公司是严格把关的。第二点就是嚼了,稍嚼一会就出现大量掉渣(槟榔果的果茎与果肉),那个就不用说二话了。

柚子、胡柚、香泡有什么区别?

柚:又被称为香柚、甜柚和无核柚

胡柚:常山胡柚是浙江省常山县特有的地方柑桔良种,系柚子与其他柑桔天然杂交而成,已有一百年的栽培历史

香泡:中文学名为香橼

香泡的叶子很大,淡绿色,呈阔长圆形,边缘略有锯齿;柚子的叶片质地相对较厚,浓绿色,呈心形

鸡骨常山是什么木材?

回答资料引用于——木头云木材百科词条鸡骨常山

鸡骨常山(拉丁学名:Alstonia.)是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大乔木,主干高12~15m,直径

0.9~1.2m,有时具板根。约50种,分布于热带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我国产6种,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区。

中文名:鸡骨常山

拉丁名:Alstonia.

别名:金孔雀木、黄鸡翅、蕾丝木、依杨

目:捩花目

科:夹竹桃科

属:鸡骨常山属

界:植物界

纲: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宏观构造:散孔材。管孔放大镜下明显,略多,略小;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2~5个,多数

2~3个);具丰富的浅色沉积物。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不明显,少,离管短线状。木射线放大镜下明显,略密,窄。

横断面:心边材区别略明显。心材浅黄褐色。边材色浅,黄白色。生长轮略明显。

树皮:厚0.8~1.0cm,质硬,易折断,日晒后易长条状脱落。外皮表面灰褐色至灰黄白色;韧皮纤维较发达;石细胞丰富,颗粒状,层状排列。

木材特性

木材略具光泽。纹理交错;结构黄,内层浅黄色,具有规则的浅纵裂。内皮略粗;重量中至重;硬;加工容易,表面光滑。油漆和胶黏性中等。易于钉钉,握钉力中。气干密度0.67~0.85

g/cm3。

分布范围

大乔木,主干高12~15m,直径

0.9~1.2m,有时具板根。约50种,分布于热带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我国产6种,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区。主要从巴布亚新几内亚进口,量不多。本属中巴布亚新几内亚产Alstonia

scholaris,因材质轻软,归入白乳木类,其余各种均归入硬乳木类。

主要价值

适用于一般建筑、重型建筑、地板、枕木、雕刻、单板及胶合板、家具及室内装修等。

常山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具体你知道哪些?

说起常山,大多人会认为它是一个地名,当然确实有常山这个地方,不过常山其实还是一种中药名,它的形状呈现圆柱形,直径在一厘米左右,表面颜色为棕黄色,横切面为淡黄色,质地较硬,味道较苦。常山的药效上佳,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下。

一、疟疾

常山这种中药对于治疗疟疾是很有效的,而用常山治疗疟疾也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常山之所以能抗疟,和它含有一种名为常山酮的成分有关。该成分可以激活氨基酸反应途径,从而抑制疟原虫蛋白在体内的合成,并消灭在血液中的疟原虫。在治疗疟疾时,可以用常山和黄柏、北杏、川连等中药材一起搭配服用,从而令效果最大化,不过要注意,单单用常山是无法完全根治疟疾的,想要完全治愈还得依靠其他治疗手段。

二、发烧

大家在平日生活中如果有发烧的情况,可以通过服用常山煎剂来帮助退烧,常山作为一种性寒的中药,含有黄常山碱丙这种解热退烧作用的成分,而这种成分的退热作用强于喝多常见的药物。

三、高血压

很多人都有血压过高的情况,这时不妨通过服用常山煎剂来帮助降低血压,常山这种中药之所以能降血压,是因为它含有的黄常山碱甲和黄常山碱丙可以抑制血管扩张,从而帮助控制血压。但是要注意,常山并无法治愈高血压,需要采用其他科学的***来控制高血压,同时常山也不能长期服用,避免***肠胃,引起呕吐等症状。

以上三种就是常山能治疗的疾病,不过要注意,常山毕竟是一种中药,是有一定副作用的,所以服用量要控制好,不要用得太多,肠胃不好的人,还有孕妇要避免服用。

黄常山有哪些特征?

(刘玉亭)

黄常山(DichroafehrifugaLour.)别名常山、鸡骨常山。为虎耳草科多年生常绿灌木,主产四川、贵州,此外,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亦产。多系野生,四川有家种。以根、叶供药用,主要含常山碱甲、乙、丙、常山次碱、4-喹唑酮、常山素甲和乙。经药理实验,常山碱甲、乙、丙有显著的抗疟作用,煎剂有解热、降压、扩张血管及致吐作用。味苦、性寒,有小毒。有截疟,解热的功能。治各种疟疾。

一、形态特征

根弯曲形如鸡骨,皮灰黄白色,中实无髓,干根折断时有黄色粉末。茎高1—2m,茎中有白髓,木质部呈淡黄色;老枝浅褐色,表面常呈薄片脱落。叶对生,长椭圆形,长5—17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浅锯齿。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管状,先端5—6齿;花瓣5—6,淡紫色或蓝色;雄蕊10—12,花药蓝色;子房下位,一室。花柱4,柱头椭圆形。浆果球形,成熟时深蓝色。种子细小,倒卵形,灰褐色(图14—154)。

图14—154黄常山形态图

1.根2.花枝3.花放大4.雌蕊花萼放大5.果实放大二、生物学特性

黄常山喜较阴凉和湿润的气候,能稍耐荫蔽。多野生在海拔600—1000m的丘陵、沟谷、溪边和灌木林中。生长期气温10—35℃,以25℃左右最为适宜。产区降雨量一般在1000mm以上。

空气相对湿度平均70%以上。常有云雾和细雨地区,生长更佳。

黄常山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在含腐殖质较多的油砂土、夹砂土中生长最佳。土壤粘重、瘦薄、干燥则生长不良。其根系多在地下横生,入土不深,易遭干旱之害,故不宜在保水力差的砂土中栽培。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在适宜条件下,平均发芽率为28.69±6.20%。据南川药物种植研究所试验:播种前种子以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12小时,然后播种,发芽率可提高10%左右。种子千粒重0.25g。

实生苗3—4龄开花结果,扦插当年不开花,第二年开花结果。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选阴凉湿润,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油砂土或砂壤土栽培。

扦插地于翻耕前每亩施2000—2500kg腐熟厩肥或堆肥作基肥,耕地时翻入土中;播种地基肥亩施人粪尿1500kg,外加腐熟油枯50kg。做宽130cm的高畦。平地还应于四周挖排水沟,坡地顺坡做畦。

(二)繁殖***

有扦插、压条、分株和种子繁殖。栽培上主要用扦插或种子繁殖。有插条来源的地区采用扦插,无插条来源的地区采用种子繁殖。

1.扦插繁殖

经过实验比较,以采用直接扦插***为佳。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长17—20cm的插条,每根插条应具芽节3个。扦插时在已做好的畦上,按行穴距33cm挖穴,深20cm,每穴用插条3根,并在一起,稍倾斜插在穴里,然后覆土,压紧或用脚踩紧,再盖松土与畦面平。如土壤干燥,插后应淋水。

黄常山从11月至翌年3月均可扦插,但在此时期内,以选择土壤湿润时进行扦插,才能保证成活率的提高。

2.种子繁殖

选3年生以上植株的成熟果实,采收后将鲜果与湿砂混合贮藏,翌年播种前,搓烂果肉,淘洗出种子。3月中下旬播种,每亩苗床播种子600g。先将种子拌和50—60倍细土或细砂,均匀撒播畦面。播后镇压,并盖草使土壤保持湿润。播后20天左右即可出苗。苗期需搭设简易荫棚,透光度30—40%。苗期加强肥水管理,培育二年,一般苗高在10cm以上,即可定植。定植行株距约30cm,每穴植幼苗一株,每亩约6000株。

(三)田间管理

直接扦插和育苗定植后尚未封林前,每年中耕除草3次,第一次在—4月,第二次在6—7月,第三次在11月。封林后,每年只在3—4月和11月各进行一次。

在每次中耕除草后,都要追施肥料。中耕除草与施肥对黄常山的根、茎、叶的产量关系极大(表14—145)。

表14—145中耕除草施肥对黄常山产量的影响

肥料种类应视当地肥源而定,人畜粪水、尿素、饼肥、土杂肥均可。

在花果期中将花果摘去,可促进植株生长(表14—146)。

表14—146摘除花果对黄常山植株生长的影响

注*表中数据为500株测定平均值。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叶斑病(PhyllostictasaxifragicolaBrun)和斑枯病(SeptoriaalbicansEll.etEv.),防治***,(1)注意清园,处理残株、落叶;(2)发生期可用1∶1∶100波尔多液或3%井冈霉素50ppm液喷雾防治。

四、采收与加工

(一)常山根

常山根部生长缓慢,栽培4年主根最大直径13—17mm,故必须栽培4年以上方能收获。秋后把茎杆齐地割去,将全根挖起,洗去泥土,砍去残余茎杆,再砍成7—10cm短节,晒或炕干后,在有火焰的柴火上燎去须根,撞去灰渣即为成品。

(二)常山叶

在每年秋冬采收植株中下部大叶片;也可以结合收根采收全株大小叶片及嫩梢,晒或炕干后,去除杂质即成。定植3年一般亩产干叶150—200kg。

关于怎么辨别黄常山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