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67公斤级举重规则,男子67公斤级举重冠军

  • 生活
  • 2023-05-18 16:49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男子67公斤级举重规则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男子67公斤级举重冠军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奥运举重按照体重分几个级别,各是多少?

举重按参赛运动员的体重不同来分级,是从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开始的。当时分5个体重级别,即次轻量级(60公斤级)、轻量级(67.5公斤级)、中量级(75公斤级)、轻重量级(82.5公斤级)和重量级(82.5公斤以上级)。1947年的世界举重锦标赛上采纳了当时的举重强国——埃及的建议,又增加了一个级别——最轻量级(56公斤以下)。1951年又改为7个级别,把原重量级的体重标准提到90公斤以上,增加了次重量级(82.5公斤以上到90公斤)。自此7个级别又通行到1972年。自1972年第二十届奥运会起,举重比赛增至9个级别,增加了次最轻量级(52公斤以下)和特重量级(110公斤以上),并将重量级改为110公斤级。1976年在第二十一届奥运会期间,又增为10级,增加了100公斤级。到了1996年奥运会上,虽然级别仍是10个,但重量发生了改变,具体是54公斤级、59公斤级、64公斤级、70公斤级、76公斤级、83公斤级、91公斤级、99公斤级、108公斤级和108公斤以上级。1998年国际举联紧跟“奥运瘦身”的潮流,主动将男子10个级别缩减为8个:56公斤级、62公斤级、69公斤级、77公斤级、85公斤级、94公斤级、105公斤级和105公斤以上级。同时女子也调整为7个级别:48公斤级、53公斤级、58公斤级、63公斤级、69公斤级、75公斤级、75以上级。

举重公斤级是什么意思?

举重项目中公斤级的划分是针对参赛选手的体重而言的,与举起的杠铃重量无关,也就是说,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要将参赛选手根据体重划分在同一级别范围内。

本届东京奥运会男子分为61公斤级、67公斤级、73公斤级、81公斤级、96公斤级、109公斤级和109公斤以上级七个级别。

女子同样分为49公斤级、55公斤级、59公斤级、64公斤级、76公斤级、87公斤级和87公斤以上级七个级别。

最早举重项目所用的杠铃两端是铁球,重量不可以调整,1910年,纽伦堡人卡斯珀·博格将金属球改为可拆卸的金属片,是举重项目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一直沿用至今。

第一届奥运会上,举重项目并没有划分体重级别,只分为单手和双手挺举,到了第七届奥运会才开始划分体重级别,并设抓举、挺举、推举3项。

1924年,改为单手抓举、挺举和双手推举、抓举、挺举5个项目。1928年,取消单手举,保留双手推举、抓举、挺举3项。

举重的体重级别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举重的级别划分,主要考虑到四个因素(考虑到篇幅限制,以下都以男子的级别设置为例):

一、全球人口的身高分布(决定体重级别的上下限)

举重运动员的体重级别和身高高度相关,设置时要保证每个级别都有足够的人数参赛。例如,如果全球绝大多数成人的身高都在170以上,那最低级别就不能设得太低(比如52公斤级),因为没那么多身高足够矮的人可以选拔训练参加最低级别的比赛。反之,如果全球绝大多数成人的身高都在170以下,那最高级别就不能设得太高(比如110公斤以上级),因为没那么多身高足够高的人可以选拔训练参加最高级别的比赛。由于男性平均身高高于女性,所以男子的最大(105公斤以上级)和最小(56公斤级)级别也都要高于女性的最大(75公斤以上级)和最小(48公斤级)级别。

二、比赛的公平性(决定体重级别的上下限)

最大级别如果设置太低,会导致体重相差很大的运动员被分到一起比赛,造成不公平。例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体重最大的级别是90公斤以上级,当时参加这个级别比赛的运动员大部分体重都在130公斤左右,那些体重只有100公斤出头的运动员就很尴尬:减下去参加90公斤级,减太多;体重不变留在90公斤以上级,太吃亏;增重到130公斤,太困难……所以最大级别不能设得太低。

同理,最小级别也不能设置太高。例如把最低级别定为70公斤级,那身高1米50的运动员几乎不可能增重到接近70公斤,只能以60公斤左右的体重参加70公斤级的比赛,同样不公平。

三、运动员调控体重的便利(决定各级别的间隔不能太大)

两个级别间的差距太大(比如77公斤级之后直接跳到94公斤级),那么处在两个体重级别中间的运动员(例如体重85公斤,夹在77公斤级和94公斤级之间)就会遭遇类似上面提到的90公斤以上级部分运动员的尴尬局面:减到下一个级别,要减的体重太多,减不下去,即使减下去了,体力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升到上一个级别,要增加的体重也太多,增不了那么多,比赛中吃亏(比如94公斤级别人体重都是93点几公斤,而你拼命增重也只有90公斤)。所以在实际设置级别时,一般使相邻两个级别的平均体重减5%基本就是较轻级别的上限,增5%基本就是较重级别的上限,例如:

男子举重最小的两个级别是56和62公斤级,平均值为59。59*(1+5%)=61.95公斤,很接近较重级别62公斤级的上限;59*(1-5%)=56.05公斤,很接近较轻级别56公斤级的上限。

男子举重第三大和第二大的两个级别是94和105公斤级,平均值为99.5。99.5*(1+5%)=104.475公斤,很接近较重级别105公斤级的上限;105*(1-5%)=94.525公斤,很接近较轻级别94公斤级的上限。

各位可自行对其他相邻的体重级别进行换算,这个关系值仍然成立。

四、奥运会控制比赛规模的要求(决定各级别的间隔不能太小)

由于奥运会有控制赛事规模的瘦身要求,导致国际举联在第一次级别大改动后仅过了六年就又再次改变级别设置,将原来的男10女8共18个级别缩减为男8女7共15个级别。这个从本质上说是约束条件而非技术因素

奥运会举重的规则?

1998年1月1日起,男子调整为8个级别:56、62、69、77、85、94、105和105以上公斤级;女子调整为7个级别:48、53、58、63、69、75和75以上公斤级。杠铃由横杠、套筒、卡箍、杠铃片组成。横杠长2.20米,直径2.8厘米,重20公斤。比赛按抓举、挺举的顺序进行。每场比赛运动员共有6次试举机会,抓举3次,挺举3次。试举重量由运动员自己选定,增加重量必须是2.5公斤的倍数。

举重运动员要完成两个举重动作:抓举和挺举。在抓举比赛中,要求选手伸直双臂,

用一次连续动作将杠铃举过头顶。而在挺举比赛里,

选手需要先将杠铃置于双肩之上,

身体直立,

然后再把杠铃举过头顶。运动员要等到裁判判定站稳之后才能算成绩有效。

奥运会比赛只计算抓举和挺举总成绩,如总成绩相同则赛前体重轻者列前,如再相同,则以赛后即称体重轻者列前。男、女举重分别于1896年和199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举重比赛的公斤级是什么意思,怎么划分的?

举重比赛的公斤级是根据运动员体重不同来分级。

举重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将杠铃以双手举过头,举起的杠铃重量为胜负依据。男子举重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时便被列入正式项目。直到2000年的悉尼奥运时,女子举重才被列入正式项目,虽然早在1987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就已经有女子项目。举重运动员要完成两个举重动作:抓举和挺举。

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时,举重分了5个体重级别,即次轻量级(60公斤级)、轻量级(67.5公斤级)、中量级(75公斤级)、轻重量级(82.5公斤级)和重量级(82.5公斤以上级)。

1947年的世界举重锦标赛上采纳了当时的举重强国——埃及的建议,又增加了一个级别——最轻量级(56公斤以下)。

1951年又改为7个级别,把原重量级的体重标准提到90公斤以上,增加了次重量级(82.5公斤以上到90公斤)。自此7个级别又通行到1972年,自1972年第二十届奥运会起,举重比赛增至9个级别,增加了次最轻量级(52公斤以下)和特重量级(110公斤以上),并将重量级改为110公斤级。

1976年在第二十一届奥运会期间,又增为10级,增加了100公斤级。到了1996年奥运会上,虽然级别仍是10个,但重量发生了改变,具体是54公斤级、59公斤级、64公斤级、70公斤级、76公斤级、83公斤级、91公斤级、99公斤级、108公斤级和108公斤以上级。1998年国际举联紧跟“奥运瘦身”的潮流,主动将男子10个级别缩减为8个:56公斤级、62公斤级、69公斤级、77公斤级、85公斤级、94公斤级、105公斤级和105公斤以上级。同时女子也调整为7个级别:48公斤级、53公斤级、58公斤级、63公斤级、69公斤级、75公斤级、75以上级。

奥运举重规则是什么?

奥运举重规则:

(一)举重竞赛总则

1.竞赛动作方式

(l)抓举:运动员将杠铃平行地放在两小腿前面,两手虎口相对撞杠,以一个连续动作把杠铃从举重台上举至两臂在头上完全伸直。

(2)挺举:运动员以一个连续动作把杠铃从举重台上提置肩际。两腿平行伸直保持静止状态。先屈腿预蹲,接着用伸腿伸臂动作将杠铃举起至两臂完全伸直,两腿收回平行保持静止。

2.两种举式犯规动作:

(1)从悬垂状态提铃。

(2)提铃过程中有停顿。

(3)除两足外,身体任何部位触及举重台。

(4)在完成动作时,两臂伸展不平均或不完全。

(5)伸展臂部过程中有停顿。

(6)用推举完成动作。

(7)起立时臂有屈伸。

(8)在试举中离开举重台,即让两脚触及台外地方。

(9)在裁判员发令前将杠铃放下。

(10)在裁判员发令后杠铃从身后落下,或故意从身前摔下。

(11)未能使两足站在与杠铃和躯干的平面相平行的同一横线上来完成动作。

(12)放铃时,未能使杠铃整体接触举重台。

(13)抓举时,在完成动作中横杠触及头部。

(14)挺举翻铃转肘之前横杆触及胸部。

(15)翻铃时肘、上臂触及大腿或膝部。

(16)上挺前两腿未伸直。

(17)屈膝上挺未完成动作。

(18)上挺前有意使杠铃颤动。

3.运动员条件(1)凡发育健全并有一定专项训练基础的男、女运动员,均可参加竟赛。(2)凡参加竞赛的运动员,必须经医生检查,并持有身体合格证明。(3)青少年运动员须持有出生证明。(4)女运动员须持有性别检查证明.(5)少年组年龄为13~17岁。(6)青年组年龄为18~20岁。(7)成年组21岁以上。(8)男、女运动员年满15岁可参加全国比赛。

4.体重分级

男子举重竞赛可按运动员体重分为下列十级:(1)54公斤级体重不超过54公斤(2)59公斤级54.01~59公斤(3)64公斤级59.o1~64公斤(4)70公斤级64.01~70公斤(5)76公斤级70.01~76公斤(6)83公斤级76.01~83公斤(7)gi公斤级83.01~91公斤(8)99公斤级91.01~99公斤(9)108公斤级99.01~108公斤(10)108公斤以上级缺

女子举重竞赛可按运动员体重分为下列九级:(1)46公斤级体重不超过46公斤(2)50公斤级46.01~50公斤(3)54公斤级50.01~54公斤(4)59公斤级54.01~59公斤(5)64公斤级59.01~64公斤(6)70公斤级64.01~70公斤(7)76公斤级70.01~76公斤(8)83公斤级76.01~83公斤(9)83公斤以上级

(二)竟赛进程中的若干规则

1.抽签:在技术会议上进行。由副总裁判长带领记录长和记录员按大会秩序册顺序,各队参赛运动员进行一次性抽签。所抽得的签号决定运动员称量体重的顺序和试举顺序。抽签时,不分级别,签号数量根据大会参赛运动员人数确定。

2.称量体重:运动员在该场竞赛前2小时开始称量体重。称量时间为1小时,过时作弃权论。

3.试举顺序:试举重量轻的运动员先进行试举。第一次试举重量相等时,按签号决定顺序,签号小者先举。在第二、三次试举中,如遇试举重量相等则按前一次的试举顺序进行。

4.加重原则:本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29届)正式采用已实行三年的“1公斤规则”。2005年5月1日,国际举联实行了90多年的“2.5公斤规则”退出历史舞台,“1公斤规则”正式登场。北京奥运会是奥运举重比赛首次采用“1公斤规则”。所谓“2.5公斤规则”是指除破世界纪录时可以0.5公斤的倍数加重外,其他时候杠铃重量只能是2.5公斤的倍数;“1公斤规则”则要求杠铃加重以1公斤的倍数进行。“1公斤规则”的实行,让水平接近的选手之间的对抗更激烈——冲击人体极限时,1公斤的增幅毕竟比2.5公斤更容易实现。

5.更改试举重量:运动员要求改变试举重量,必须在最后一次点名前提出。在来不及填卡的情况下,教练员或运动员可口头要求改变重量。但每次试举的重量只能更改两次。

6.试举时间:记录员点名后,允许有1分钟的间歇时间。最后半分钟发出信号,如连续试举时,允许有2分钟的间歇时间。

7.破纪录规定:任何一次试举成功的重量超过该项纪录0.5公斤或0.5公斤的倍数,即承认为新纪录。新纪录一旦创造,其他人不得以同样重量破该纪录。总成绩必须超过原纪录2.5公斤即承认新纪录。

8.名次评定:在抓举或挺举的三次试举中举起最高的一次重量,即为单项成绩,名次按成绩来确定。总成绩名次以抓举和挺举的总和来确定。如成绩相等时,比赛前体重轻者名次列前。如成绩和体重又相等时,则以先举起该重量的运动员名次列前。

(三)服装和护具

1.举重比赛运动员必须穿举重服,举重服式样为紧身衫连裤。

2.男运动员必须穿护身或紧身三角裤,女运动员必须戴胸罩、穿紧身三角裤。

3.举重鞋的后跟应是正常形状。鞋底不得超过鞋帮5毫米,鞋帮靴高不得超过130毫米。

4.举重腰带须系在举重服外,宽不得超过120毫米。

关于男子67公斤级举重规则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