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隶书作品,最佳隶书作品革命?

  • 生活
  • 2023-05-22 12:31

今天给各位分享最佳隶书作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最佳隶书作品革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有哪些著名隶书作品

著名的隶书作品如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乙瑛碑、张迁碑、华山碑、石门颂等。

汉代十大隶书分别是那碑

十大汉代隶书碑刻是:

1.石门颂

石门颂,著名摩崖石刻。东汉建和二年十一月由当时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书佐王戎书丹刻于石门内壁西侧的一方摩崖石刻,现藏于汉中博物馆。

石门颂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

2.乙瑛碑

《乙瑛碑》,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刻,原石现存山东曲阜孔庙。与《礼器》、《史晨》并称“孔庙三碑”,历为书家所重。

《乙瑛碑》书风颇严谨,富素朴之趣,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

3.礼器碑

《礼器碑》汉永寿二年(156年)刻,藏山东曲阜孔庙。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碑阴及两侧皆题名。

此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

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艺术价值极高。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经典之作。

4.华山碑

汉代隶书代表,全称《西岳华山庙碑》,延熹四年四月刻,此碑与《礼器碑》一样被誉为汉隶中典范,结字堂堂正正,字、行距齐整,波磔秀美。

碑原在陕西华阴县西岳庙中,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毁于地震。隶书,二十二行,行三十八字。

5.鲜于璜碑

《鲜于璜碑》书风古朴雄健,浑厚凝重。其用笔以方为主,方整内敛,遒劲端庄,浑厚有力,斩截爽利。

鲜于璜碑是建国以来所发现的最具价值,最具影响,最完整的名碑,原碑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6.衡方碑

《衡方碑》也是汉代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用笔极为有力,笔画丰润,在转折和撇、捺处尤见功力,形成外方圆的效果。

其结体方正,波、磔、撇、捺皆不张扬外露,体方整严峻,有下紧上松之感。

7.史晨碑

《汉史晨碑奏铭》,又称《史晨碑》或《史晨前碑》、《汉史晨谒孔严后碑》、又称《史晨后碑》,两碑同刻一石两面。

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与《礼器碑》《乙碑》一起,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

8.西狭颂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成县县城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鱼窍峡中,碑文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

颂文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摩崖颂碑呈长方形,纵3.06米,横3.75米。现位于甘肃省成县天井山鱼窍峡。

9.曹全碑

曹全碑汉中平二年(公元185)立。高272厘米,宽95厘米。明万历初合阳县莘里村出土,1956年入***安碑林博物馆。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10.张迁碑

《张迁碑》

《张迁碑》碑石原在山东东平州(今山东东平县),今置泰安岱庙炳灵门内。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刻。明初出土。

该碑用笔以方为主,许多笔画棱角分明,笔画之间粗细对比并不强烈,而笔笔饱满,字内布白较少,厚重感、体积感较之其他汉碑尤为明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石门颂

百度百科_乙瑛碑

百度百科_礼器碑

百度百科_华山碑

百度百科_鲜于璜碑

百度百科_衡方碑

百度百科_史晨碑

百度百科_西狭颂

百度百科_曹全碑

百度百科_张迁碑

隶书书法作品有什么?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磔”。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字形优美,扁而较宽。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汉隶是我国两汉书法艺术的象征。大致风格有:

1、工稳端庄类,如《西岳华山庙碑》、《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韩仁铭》、《熹平石经残石》;

2、方劲古朴类,如《张迁碑》、《鲜于磺碑》、《西狭颂》、《校官碑》;

3、秀丽飘逸类,如《曹全碑》、《孔宙碑》、《刘熊碑》、《赵宽碑》;

4、宽博厚重类,如《衡方碑》、《鲁峻碑》、《封龙山颂》;

5、雄放态肆类,如《石门颂》、《杨淮表记》、《夏承碑》;

6、古拙雄浑类,如《郁君开通褒料道刻石》、《裴岑纪功碑》、《郙阁颂》。

隶书的代表作

《张迁碑》是东汉晚期作品。

古朴淳厚,雄强大气,

堪称汉碑中此类风格的代表作。

通篇运笔多采“方笔”,

用笔棱角分明,具有齐、直、方、平的特点。

笔道粗细介于二分笔与三分笔之间。

字内布白较少,

厚重感、体积感较之其他汉碑尤为明显,

每个字所占用的空间也较为匀称,

复杂的变化都表现在笔画内部。

该碑在结体上以扁方为主,构字形态独特,

方整劲挺,结构谨严,笔法凝练。

书风端正朴茂,方劲雄浑。

初看似乎稚拙,细细品味才见精巧,

章法、行气也见灵动之气,

沉着有力,古妙异常。

曹全碑

全称《郃阳令曹全碑》(国宝级文物),

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

刻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十月二十一日。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

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

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从此碑的书艺上看,其用笔特征是很明显的。

逆入平出,以圆笔为主,

运笔如顺势推舟,很少有大蹲大跳之笔,

不激不励,笔势稳健,婉丽绰约,明媚多方。

此碑的阴柔之美为其特色。

婀娜多姿,体态窕窈,艳而不俗,

秀而尤清,中宫紧收,精气内藏,

舒展如群鹤翔翅,雅静端庄,

得华贵于古厚之中,寓清秀于风月之间,

笔精墨妙,丰腴蕴藉,情驰神纵,

超逸优游,意气灵和,开明丽清雅一路。

礼器碑

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礼器碑》中正典雅,法度森严,

飘逸而不失沉着,规整而不失畅快。

笔画以瘦硬为主,粗细变化明显,

尤其是部分捺画,劲健有力,干脆利落,

粗与细之间形成明显反差,

平正于外,奇崛于内,体势变化看似平淡,

而结体细细推敲却并不简单,

布局疏朗,而字字重心稳固,

通篇骨力通达,神完气足。

碑文字迹清劲秀雅,

有一种肃穆而超然的神采。

古代有名的隶书字帖有哪些

1、曹全碑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2、张迁碑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亦称张迁表颂。碑高290厘米,宽107厘米。东汉中平三年刻立(公元186年)。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

3、史晨碑

史晨碑为两面刻,前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三月。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刻于建宁元年(168)四月。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4、乙瑛碑

乙瑛碑,书风颇严谨,富素朴之趣,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

5、石门颂

石门颂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与洛阳的《郙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是汉代颂体代表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隶书

隶书的代表作有哪些啊

碑刻因是成熟时期的作品,书写端重,风格迥异,多为汉隶的代表作。从艺术风格上,大致可分为:

一、清丽雅秀。如《曹全碑》、《史晨碑》、笔画圆润飘逸,如行云流水,结构精巧玲珑,结体扁平,体态典雅,为圆笔之代表。

二、端庄严谨。如《礼器碑》、《乙瑛碑》、《华山庙》等,书风茂密雄强,方峻坚挺,用笔起伏多变,方圆相间,粗细有致,行笔流畅。

三、浑厚古穆。如《张迁碑》、《衡方碑》、《西狭颂》、《鲜于璜碑》等,骨力雄健,方正险峻,结构内松外紧,用笔古拙,寓意高古,实为汉隶方笔之代表。

四、奇异纵姿。如《石门颂》、《开通褒斜道石刻》等,书风雄厚潇洒,开阔大度,朴质奇趣,无矫作之态,恣肆变异,有隶书中草书之称,近于篆书用笔。

扩展资料

一、隶书介绍: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二、隶书来源:

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

“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隶书

好了,最佳隶书作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最佳隶书作品革命、最佳隶书作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