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没有外债和贷款「中国有借外债吗」

  • 生活
  • 2023-05-24 14:25

大家好,关于中国有多少没有外债和贷款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中国有借外债吗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中国欠外债总共多少亿

外债余额为134877亿元人民币(等值19652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根据国家外汇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的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2376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87万亿美元。从外债的绝对数来看,比美国少了1半多!不过,这个债务还并不是中国***的对外债务,而是包括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其他部门以及公司间贷款在内的所有对外债务。如果仅看***债务,外债余额只有14289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160亿美元左右,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外债不包括在内。

1、外债占总债务的比重

截至2018年8月,中国***的总债务余额大概在30.2万亿人民币左右,其中中央***债务余额12.5万亿人民币,地方***债务余额17.7万亿人民币。由于***的外债余额为1.4万亿人民币,所以外债占***总债务余额的比重大概在4.6%左右。再来看美国,21万亿美元的总债务,4万亿美元的外债,外债的占比达到了19%。

2、外债占GDP的比重

中国2017年的GDP总量为82.7万亿人民币,相当于12.2万亿美元,如果2018年的GDP增速为6.8%,那2018年的GDP总量将达到13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2160亿美元的***外债,占2018年GDP的比重仅为1.66%。再来看美国,其2018年的GDP总量应该可以达到20万亿美元左右,而4万亿美元的外债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0%。

这样一比较下来,是不是觉得我国***所欠的外债真的是比较少?不仅如此,我国目前在外还有大量的债权,其中对美国的债权就有1.17万亿美元。如果中国把所有的债权都收回来的话,还清所有的外债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中国有外债么?外债是多少?都欠哪个国家的钱?数目都是多少?

首先回答是:有。截至2006年9月末,中国外债余额为3049.76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外债余额为2078.76亿美元,其中国务院部委借入的***债务余额为338.88亿美元,占16.30%;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660.41亿美元,占31.77%;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572.27亿美元,占27.53%;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467.07亿美元,占22.47%;中资企业债务余额为37.46亿美元,占1.80%;其他机构债务余额为2.67亿美元,占0.13%。贸易信贷余额为971亿美元。

中国有欠其他国家债务吗?

当然阿!就像中国会买美国的国债其他国家也会买中国国债阿其实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只要负债率控制好,谁都愿意拿别人的钱来发展自己

当然会有了,比如贷款等,这是合理的

没错,当然有

我国不仅有外债而且数额不少,2006年底我国累计外债总额为3229.8784亿美元;您想知道详细情况吗?请看:中国对外债务简表--2006年末金额单位:千美元债务人/债务类型外国***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外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贷款买方信贷向国外出口商、国外企业或私人借款对外发行债券与贸易有关的信贷非居民存款国际金融租赁补偿贸易中用现汇偿还的债务贸易信贷其它合计国务院部委27,074,036692,7806,587,12034,353,936中资金融机构27,666,480127,6114,652,0687,917,326133,0447,476,29719,440,4892,251,3206,872195,765495,60370,362,875外资金融机构10,22143,646,259420,936615,0974,867,4013,68070,24249,633,836外商投资企业576,9849,025,525913,35445,231,324154,0174,484,8441,492455,00460,842,544中资企业22,300496,149113,080277,8612,516,83990,6153,9953,520,839其它4,50637,989218,25913,056273,810贸易信贷104,000,000104,000,000合计27,666,48027,811,15258,517,2878,981,74946,281,42414,217,43420,055,5867,118,7217,012,235287,872104,000,0001,037,900322,987,840

很多呢!小日本最多,那可是长期低息贷款。

中国现在还有外债吗???

当然还有外债!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学界对中国近代外债资料的整理和外债史的研究已经花费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清代、北洋、国民***几个时期的资料整理,并出版了相关的研究专著。经过多年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依靠传统的、典型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发展起来的,而是依靠特殊的原始积累形成的。中国近代化的生产力、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可以说主要依靠外债。而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又来源于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南京国民***的国家垄断资本而形成的。此外,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宣布冻结中国在境外的资产;我国***针锋相对,宣布没收英美在华资产,也增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因此,在研究近代中国外债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外债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巨大的课题。本文拟对新中国外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乞就教于方家。

一、新中国外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向苏联举借的外债以及国内发行的公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有效利用了前苏联的贷款资金、技术设备和专家人才的支持与帮助,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迅速。1953—1956年,我国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9.6%,农业生产年均增长4.8%。在生产总量、增长速度上大大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任何时期,也是新中国头30年中建没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学者对此有过专门研究,并发表了研究文章,在此不再赘述。

至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1960年撤走专家,逼我国提前还债,给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宿世芳在回顾从苏联进口技术和成套设备及苏联撕毁合同的情景时说:“回顾过去,既使我们愉快地想到在50年代中苏两国关系友好时,两国贸易大发展的情形,也使我们痛心地想到苏联专家的突然撤退,使我国40个部门的250个企业和事业单位陷入瘫痪的状况。苏联***背信弃义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我国这些部门的设计、设备的安装和生产,而且打乱了中国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没带来了巨大损失。”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利用外债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

但中国不仅还清了苏联的外债,继而还清了国内公债,成为当时世界上惟一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虽然此时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资金,困难重重,但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还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是,“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无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上经历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挫折、延误,说明利用内外债是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必要手段。

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资金,因此,改革***后,一定要吸收外国资金,用资金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借外债并不可怕,但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如果用于解决财政赤字,那就不好。”因此,考察外债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从外债的使用方向和外债的使用效益上。改革***以来,我国举借的外债重点投向交通、能源、化工、冶炼、机电产业等,如1979—1991年间,我国外债总额近一半投向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用以缓解这些“瓶颈”行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改革***以来,我国借用外债投向社会经济急需的行业和部门,确实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利用借入的外债建成了上千个大中型项目,使长期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能源“瓶颈”得到很大改善,并利用外债建设发展了一批农林、水利、饮水、卫生和教育科研项目,不但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改善了社会环境。

总之,我国利用外债外资投向经济急需的行业与部门,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成功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建没提供了资金,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有效地调整了产业结构,在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上实现了飞跃,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3年,中国财政收入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8万亿元人民币,全社会金融资产近36万亿元人民币,全国总资本流量则已超过30万亿元,经济总量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世界排名已跃升到第6位。中国***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继续引进外资、举借外债来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新中国外债与近代中国外债的联系和区别

外债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产物,也是金融国际化的一种表现,最早产生于西方。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自1840年***战争开始,中国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此,中国走上由无债、借债到依赖外债的道路,此后历届***均向外借款。据粗略统汁,清***举借了210项外债,总额相当于18亿银元;北洋***(包括南京临时***)举借外债约633项,债务总额达15.56亿银元;国民***共举借外债85项,债务总额约28亿银元;新中国外债除20世纪50年代的债项与债额有统计外,新时期的外债尚无统一的统计数字。近代中国外债与新中国外债尽管举借的背景、目的不同,但是举借外债可以引进资本、技术、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则是一脉相承的。

外债是中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主要是通过外债这种形式形成的。清末举借的208笔外债中,实业借款有85笔,债额达374560965.7两,占清末外债总额的28.7%,相当于当时清***近四年的财政收入。其中铁路借款37笔(318147297两),矿业借款26笔(36050927两),电讯借款7笔(8738344两),轮船招商局借款4笔(4383192两),河工借款4笔(3330515两),其他实业借款7笔(4910689两)。清***主要用这些借款修铁路、开矿山、办电讯等。

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近代化的大生产都与外债联系在一起。北洋***时期举借的外债中。实业借款和教育借款达4.5亿银元,约占总数的29%。实业借款虽也有被移做他用的,但绝大部分还是投入近代企业的创办与建设中。例如,1912—1927年,全国新增铁路4264公里,除沪杭甬等少数铁路由股东集资或交通部拨款外,都是借外债修筑的;另外还借款兴建了电讯业、轮船航运业、航空业与金融业;一些大型的棉纺企业,如上海宝成厂、上海华丰纺织厂、天津裕大纱厂等,也都是靠借外债来更新设备、扩大生产或维持生产的。国民***接收了北洋***的官办企业后,又举借了63笔实业外债,债额为3.7亿银元,占总额的8.23%。国民***用这些外债款兴建了铁路、电讯、航空等事业。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通过对敌伪产业的没收和处理,又扩大了官僚资本企业。国民***时期,还把1/4的实业借款投向了金融事业,把创建于晚清、成为北洋***的两大金融支柱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通过参股、增股等形式加以控制;又创办了中央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简称“四行二局一库”。为加强对金融业的垄断,国民***还改组了中国国货银行、新华信托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四明银行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又在上海设立了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业四大银行的联合办事处(简称“四联总处”),统一管理全国金融,形成了国民***金融垄断的最高形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除运往台湾和存在海外的财产外,国民***留在大陆的官僚资本财产全部被人民***没收,转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除了运用国内资金发展经济外,又通过举借外债发展了社会化大生产。新中国外债与近代中国外债,正是在引进技术、发展生产力这一层面上联系在一起的。

新中国外债与近代中国外债又有着巨大的差异,或者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情的变化。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政治上受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一定发展的社会。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从1840年入侵中国后,逐步操纵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和政治、军事力量。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借款给中国,成为他们从经济上、政治上控制中国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资本帝国主义不仅对中国进行了高利贷式的掠夺,中国的关税、盐税、厘金、田赋也被抵押殆尽,举借外债意味着丧失更多的***和经济利益,也意味着丧失国家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近代中国外债史,就是一部资本帝国主义侵华史。新中国外债则不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国家,在对外关系上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不受制于任何外力。新中国举借外债,是出于强国富民的需求,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行为。新中国成立后,成功地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引进了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金及技术,建成了156项重点工程,为新中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改革***以后,外债事业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外债的风风雨雨、举债的曲曲折折,与近代中国、当代中国的历史演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如前所述,一部近代中国外债史,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缩影;一部新中国外债史,同样是新中国社会经济的缩影。近代中国外债给中国社会经济起的更多的是“桎梏”作用,而新中国外债给新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更多的是“引擎”作用。当然,新中国引进外资、举借外债,要时刻区分与警惕国际间平等互惠互助的资本流动与霸权主义国家利用金融实力控制、欺压债务国的图谋。

第二,债项结构与债务投向的不同。近代中国举借的外债主要是军政借款,而非实业借款,而且各个时期也不完全相同。晚清***时期主要是赔款借款,所赔借款额计79388万两库平银,占当时外债总额的61%;北洋***时期(包括南京临时***时期)主要是军政借款,计6.7亿银元,占当时外债总额的43.05%;国民***时期主要是国防借款(大部分用于抗日战争),计325172万银元,占当时外债总额的72.3%。晚清、北洋与国民***时期的外债中,也有数量不等的实业外债,且大部分投向铁路建设,这是它们的共同点。而新中国所举借的外债基本上都是实业外债。从中长期债务投向看,1979—1991年,投向交通运输、能源、石油化工、邮电通讯、轻工纺织的占78.4%;2002年,按照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1206.53亿美元的中长期外债中,投向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占24.5%,投向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占17.89%,投向采矿业的占9.39%,投向制造业的占5.85%,投向建筑业的占5.76%,等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在21世纪的头几年较之20世纪90年代又得到了加强。

中国欠了多少债务2016

中国当前债务总额28万亿美元,其中***部门债务,也就是国债11.2万亿美元。国债中,有大概5万多亿美元是外债。中国目前也持有近3万亿美元债权,净债务2万多亿美元。中国每年gdp超过10万亿美元,财政收入1万多亿美元,银行存款余额159万亿(超过25万亿美元)。债务水平不高,财务状况健康!美国债务总额60万亿美元,其中***债务19.9万亿美元,6.7万亿美元是外债。美国基本没有外汇储备,但是gdp高达18万亿美元,存款余额9万亿美元(美国人不喜欢存款,所以存款才这么少)债务问题比中国严重。但是美国外债全部是国债,中国外债有至少1万多亿是商业贷款或者外国***贷款。所以,美国债务问题也没那么严重。

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