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兰灰霉病的鉴别与防治「灰霉病 花」

  • 生活
  • 2023-05-24 14:48

大家好,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卡特兰灰霉病的鉴别与防治这个问题,灰霉病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请教各位如何养蝴蝶兰和兰花还有仙客来另蝴蝶兰的一片叶子裂开了怎么办

蝴蝶兰

蝴蝶兰其实是一种很好养的花。浇水因季节和植料的不同而异。叶子可能在运输过程中碰裂了,没事,不用管它,一样能长。

要点,蝴蝶兰是热带兰,不耐低温(冬天没暖气就不要养了),蝴蝶兰是附生兰,不能种在土中,一般是水苔。

现在种植蝴蝶兰最流行的***是半水耕法,有很多人都用过,效果很不错。***就是矿泉水瓶加陶粒,不再拘泥于浇水量和时间问题。(以下为实例,每次看都深受鼓舞,楼主都是在北方的,注册后能看到图)

半水耕法:

改良的半水耕法:

更多的直接在百度搜半水耕法就行了

虽然包装很简朴,但外面套个花盆就好了。需注意的是蝴蝶兰在原盆(即有水苔的那种)也是能很好生长的,就是干了就得浇,得勤快点;用了半水耕法的蝴蝶兰有一个适应期,或长或短,需耐心等待,新根长出即为适应了;蝴蝶兰喜光但不可暴晒,多见光有利于开花。

又有一说是蝴蝶兰需高温高湿,纯理论。经验是温度十五以上就好,湿度多喷水就好,比国兰好养多了,很容易开花。

兰花

兰花习惯分为国兰和洋兰,个人认为洋兰比国兰好养,只要温度不是太低洋兰就死不了,且易复花。如果气候适宜的话,国兰也很好养,但北方气候干燥,想要看花得花大功夫。新手洋兰就很好,比如蝴蝶兰,文心兰,石斛,卡特兰,兜兰,风兰等。洋兰花大色艳,通常无香;国兰相比得懂得品,虽然平淡一些,却又繁杂的评价标准。好的国兰价格昂贵,洋兰就很便宜。此外还有杓兰,独蒜兰等,怕热,但花很漂亮。

先说洋兰。洋兰和国兰的基质(“土”)也有很大区别。洋兰大多为气生根,不能种在土里!水苔是首选。以蝴蝶兰为例,喜光,但避免中午及夏日的暴晒;喜湿,浇水见干见湿,多喷水(但干燥和光照能促进其开花),平时可将肥盆栽叶面及根部,喜温暖,原产热带亚热带,冬季不得长时间低于十度,否则会受冻害。总之管理简便,是最好养的洋兰之一。近年来很流行一种“半水耕法”,具体上百度查有好多,更加简单易行,一个月不用浇水,适用于多种洋兰。其它如文心兰,卡特兰,石斛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国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讲究。从地域上讲国兰基本分布在秦岭以南,大多数国兰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28℃。高于32℃或低于10℃则生长缓慢。但多数春兰品种需经过一段5℃左右的低温锻炼才能开花。国兰喜欢空气相对湿度高,又通风的环境。栽培管理上,在保持通风的前提下,可用喷雾、地面洒水、设置水池等办法增加相空气湿度。国兰适于弱酸性土壤,栽于碱性土壤中生长不良,也不可浇硬水。具体参照下面的***

一、土质要求:最好是深山杂木林下树叶腐烂而成的那层疏松腐质土,在城市难取,便可取火烧草皮灰占60%,河里粗沙占30%,其他腐过的菜子饼肥或猪大便晒干成粉其三者合一也非常好。如大面积地栽,只要求把原有地土层整平,上面用以上两法配好的土30%再掺入生过食用菌的记录片料70%,做成宽82厘米高23厘米的平面畦,长不限。

二、气候要求:1.在严冬最冷达零下3度以上地区兰花均可正常在室外过冬,低于零下3度地区应适当搞好薄膜棚盖做好防冻。

三、空气要求:因兰花属气根植物,地种要求土质疏松以利通气,盆栽种植管理必须是盆底有1~3洞,及兰台架式以利通风透气,摆放兰盆地方要求能通风为佳。

四、水分要求:春天观天浇水,土不干革命不浇,夏秋每天一次,冬则十天左右一浇,以"润而不湿,干而不燥"为准。

五、肥量要求:如营养土有按上述要求搭配者,以一个月一次追肥9花肥喷施0。如用其他化肥,以稀为主。

六、日照的要求:以60%~90%的遮荫率,10%~40%的阳光率日照为宜,为此大面积地种植管理则应用60%~90%的黑色遮阳网遮阴。

七、具体栽法:首先在盆底放上一些木炭,以利吸水,而后放入配好的营养土至盆内高70%,做成堆型,而后将兰花放上,根修正,再盖上土,以盖根为准,不宜太厚。兰苗在种前,不管是买的或挖的均要离土晾晒3~5天才可种,

仙客来

1.温度:夏季适宜生长温度15-25℃,冬季适宜生长温度为10-20℃,低于10℃,开花数减少。生长期要有10℃温差更好,可抑制仙客来徒长。

2.光照:在能保证温度不高于25℃的情况下,仙客来可给予充足的光照,光线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仙客来花色鲜艳度。

3.浇水与湿度: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原则,冬季水温保持在15℃以上,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适宜的湿度对叶色有促进作用。

4.施肥:仙客来属球根花卉,要求钾肥多,在仙客来生长过程中,适宜的肥料N、P、K分别为6.5%、6%、19%。在花芽分化期可半月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浓度为3000倍,一至两次。

5.病虫害:仙客来主要细菌性病害,有软腐病、芽腐病等,防治可用链霉素。其真菌性病害有凋萎病、灰霉病、炭疽病等,防治可用代森锰锌,大生M-45,可杀得2000、甲基托布津。仙客来根部会得根结线虫病,用克线磷防治。虫害有螨虫(三氯杀螨醇)、蚜虫(敌敌畏、蚜虱净)、蛾类(杀灭菊酯)、介壳虫(杀扑磷、毒死蜱、铁灭克根)。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养兰花,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兰花

提起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养兰花,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兰花,另外,还有人想问为什么喜欢兰花的人那么多?兰花的魅力何在?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养殖兰花那招员工我本人喜欢兰花但又不董,想一边学边学点技术,但也的若虑经济收入!∞,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兰花,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养兰花

1、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养兰花: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兰花

兰花是花中的君子;真可谓;叶是精神花是情,绿意楚楚撩人心.一缕缕清香,沁人心脾;一束束花朵,点缀绚丽的春天!兰花是花中的君子;风姿素雅,花容端庄,玉面含娇.一枝在室,幽香四溢,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养兰花:为什么喜欢兰花的人那么多?兰花的魅力何在?

我很喜欢养花,也养过很多花,其中,兰花(洋兰)是我的之一。洋兰花艳,个人感觉,在北方洋兰比国兰更好打理。我主要说说为什么喜欢洋兰。

喜欢兰花主要是因为它奇,美。美我就不说了。说它奇,是因为许多兰花通过拟态来为自己繁衍生息,有些兰花模仿雌虫,还散发着特殊气味吸引雄虫;有些兰花密布黑色斑点模拟蚜虫,吸引其天敌为它传粉等。兰花的生长方式也很特殊,需要和细菌共生。最典型的就是天麻。另外兰花的种子像烟尘一样细小,只有被细菌侵染才能发芽。有些兰花真的是很香,最常见的是小桃红,几朵小花满屋飘香。您没闻到可能是没遇到有香味的品种,而且洋兰大多无香。洋兰的花期很长,单朵既能达到一个月以上。月季虽然持续的花期很长,但盆栽效果就不是很好。其实我也很喜欢月季玫瑰,很喜欢奥斯丁月季和其他欧月,郁金香虽然漂亮可是每年都要买,自己样不好,而且无香,花期也短。

洋兰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蝴蝶兰吧,还有洋兰的卡特兰。文心兰像是在翩翩起舞,石斛兰也很美,绿绿的枝条就能开花,蕙兰感觉一般吧,兜兰比较喜欢硬叶兜兰,杏黄兜兰,杓兰也是很美的,像杓兰,尤其是白花变种。如果这些都太艳了,独蒜兰,白芨,竹叶兰还是挺不错的。国兰经过这么多年的炒作,兰花俨然成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只有用钱衡量“君子”。相比洋兰的价格就更平易近人。而且国兰品玩的规则太多了,外人很难欣赏,没意思。洋兰就很简单。

兰花的魅力可能只有深入了解之后才会被发现吧。就算我在这里说的天花乱坠,不了解也不会感兴趣。建议您先养养看。洋兰大多是附生类,养殖***也和其他的花很不一样,可以种在盆里,也可以固定在大树上任其生长作为点缀。

3、养殖兰花那招员工我本人喜欢兰花但又不董,想一边学边学点技术,但也的若虑经济收入!∞

“三分栽,七分养”,这是古人的养兰经验。养护好坏关系到兰花是否繁茂和能否开花,所以前人对此十分重视是有道理的。下面具体介绍养护和管理兰花的***。什么人喜欢兰花。

一、场所

兰花放置的场所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兰花的生长发育。兰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荫蔽处),冬季则放在室内。室外要四周空旷,空气湿润。室内要有充足的,朝南。这样,有利兰花生长。兰盆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为什么说富人养兰花。

二、蔽荫

兰花多属于半植物,多数种类怕阳光直晒,需适当遮荫。兰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阳光促进其生长。4月下旬以后要适当遮荫。夏兰、秋兰中直立性叶的品种放在荫蔽处的南面,使其适当多受阳光;垂叶性的秋兰和春兰,每天以受两小时的光照为好。从6月开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荫,如用芦帘可以用密帘或两层稀帘。10月以后天气转凉,阳光较弱,可推迟蔽菜,但中午前后仍需注意做好蔽荫工作。

三、防雨

兰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阵雨或连续下雨。在霉雨季节,特别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阵雨。如下雨时间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应多浇水,使盆内热气,否则会使兰花损伤,甚至烂根枯死。如果阵雨后接着又出太阳,需及时蔽荫,以免地上热气上升影响兰花生长。为什么有钱人养兰花。

雨的季节,正值兰花抽生叶芽的阶段,如盆土太温会引起叶芽生长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时,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调节盆土湿度。

四、浇水

花谚说:”干兰湿菊”,这话有一定道理。一般说,兰花以八分干,二份湿为。如果过湿,容易使花烂根而死。浇水的原则应是: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具体掌握时,一般应注意:在生长期(5-6月底)应适当多浇水,抽生叶芽期(约3-4月)和开花期(约3-4月)应适当少浇水,休眠期(冬季),则更应少浇水或不浇水。花盆大而兰花植株小的应少浇水,盆小植株大的应多浇水。气候炎热干旱时应适当多浇水,冷凉时(如霉雨季节等)应少浇或不浇水。新从山上挖来的兰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断根较多,要少浇水,使盆土干一点,这样不致烂根,有利于抽生新叶。

古人说的:”秋不干,冬不湿”的经验,是对春兰、夏兰怎样浇水的很好总结。但在北方一些地区,由于冬季、春初气候过于干燥,也不有使兰花过于干燥。

浇水时间:夏秋两季以在日落后浇水,使兰花叶面在入夜前干燥为宜,也可在清晨浇水;冬春两季以在日出前后浇水为好。不可在太阳的灼晒后骤用冷水浇灌,以免土温降低,影响根系吸水,干扰生理平衡。浇水量不可过大,以利抑制病害发生。

浇水***:浇水要从盆笾浇入,不可浇入内,以免引起腐烂。

前人对兰花浇水,有很好的经验总结,例如于照在《都门艺兰记》中根据一年内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浇水***,兹节录如下,供参考。但需注意两点:一是《都门艺兰记》是以的气候为标准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农历而不是公历,如”正月”实际上是公历的二月。兰花不好看为什么那么多人玩。

1、立春、雨水,春兰已着花,土不宜太干,沿盆笾微微润湿;秋兰盆如未干至底,不浇。

2、惊蛰,春兰盆干至半盆(上空下实)时,可以润水,惟不宜多,秋兰同前。

3、春分,春兰已花谢,忌,盆半干时可润水。

4、清明、谷雨,盆土勿使过干,每5天润水。

5、立夏,兰开始出房,宜浇透水一次。

6、小满,盆土勿过干和过湿,叶上生斑即为过湿,新芽枯尖即为过干,每4天浇水一升(约干茶杯),使盆土自下而上2/3湿润为宜。能把兰花养好的人。

7、芒种,气候干燥,更宜注意勿过干过湿。中国人为什么对兰花情有独钟。

8、夏至,盆土忌过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连朝阴雨需将盆移置通风处。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养兰花。

9、小暑,此时空气过湿,盆土不可过湿,盆宜放于通风处,若燥热少雨,每2天浇水一升,大雨或大湿一次,必须俟干至盆土2/3,否则不宜再浇。人们为什么对兰花情有独钟。

10、大暑,盆土易一底,需注意每天只宜大雨或大湿一次。

11、立秋,兰于此时正需水分,每3天需浇水2升,并宜秒为避风。

12、处署,每5天浇水一次,除连朝霾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白露,秋兰较春兰尤需勤浇水,但水湿之后必须大干,始可再湿。人们喜欢兰花的原因。

14、秋分,秋兰若已出花,浇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浇水宜稍增加。

15、寒露,秋兰宜浇透水,春兰则不宜透宜润。

16、霜降,兰宜入房,浇水时间改为日中,浇后需置日中曝1-2小时。

17、立冬,只宜润水,每5天约半升。

18、小雪,花房忌暖,不宜过湿,若过可引起烂根、瘢叶以至枯萎,若盆不干至底,只需稍润土皮。家里千万不能养兰花。

19、大雪,秋兰不需水,春兰宜微润

20、冬至,均不宜灌溉。兰花让我们想到什么人。

21、小寒,均忌浇水。

22、大寒,秋兰仍不需水,春兰可微润以水。男人为什么喜欢养兰花。

五、施肥

兰花施肥要看兰花生长情况来决定。凡是生长而无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长差的,则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从山上挖来的兰花新根未发前切忌用肥,需经1-2年的培养,待新根旺盛时才可施肥,否则易遭枯死。

一般说,在6-7月当兰花叶芽伸长约1.5厘米时,可施用1-2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不宜用化肥),但在高温季节不宜施肥。到8-9月再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素心种的兰花,可施用1-2次草木灰浸出液,效果甚好。施肥时间在傍晚进行,第二天清晨再浇一次清水。

区别兰花是否需要施肥,较简便的***是看叶色的深浅。叶现黄而薄是缺肥,应追肥;叶呈黑而叶尖发焦是施肥过多,应停止施肥。

肥料,可用上面介绍过的各种办法肥料。施用这些肥料时,需加水8-9倍稀释,切不可过浓。施肥时,要施入植株的根际,切不可施到叶面上。兰花主要施肥次数及日期

次数日期类别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备注

春兰类六月下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九月上旬第四次要特别稀薄

夏兰类六月下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九月上旬第四次要特别稀薄

秋兰类六月上旬六月下旬七月下旬八月中旬第四次要特别稀薄我喜欢兰花的原因是什么。

六、修剪

在兰花培养中要不断进行修剪。在老叶枯黄时应及时剪去,以利通风,有些叶子的叶尖干枯也应剪除。尤其是有病虫为害的叶片需及时清除,以免传染。在剪病的叶子时,用的剪刀不要再来剪无病的叶子,以防传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则需进行消。

名贵兰花花芽出土之后,如花芽太多,应留壮芽,将其余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为宜。如花芽太多,既会使年当的花开不好,又要过多消耗母本养分影响下年开花。一般兰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兰的花,约开半月,即需将花剪除;夏兰的花,到花序上一朵后一周时,也应将花序剪除。名贵的品种不应使其受粉结实,否则影响翌年开花。如果作为杂交育种的,则另需加意培养,使其果实饱满成熟。

七、防寒

秋兰宜提早做好防寒工作,如气温在2-3℃时,即可搬入室内。寒兰生长在南方更需提早防寒。春、夏兰耐寒性较强,如有冰冻出现也要及时搬入室内。室温能1-2℃即可越冬。万一有严重寒流侵袭,室温降到零度以下时,需及时进行加温,一般能室内不结冰就好。为什么喜欢兰草。

在室内,秋兰需放在向南的一面,春、夏兰放另一面。在中午前后,朝南和东南面要开窗通风(秋兰在摄氏1-2℃的阴天,不可开窗,以防冷风吹袭冻伤叶子)。秋兰冬季喜干一些,其余兰花盆土宜湿润。

八、摘花

对生长差的兰花,每丛叶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应进行摘花。对较好的品种,春兰可适当地摘去1-2个,夏兰待伸长时留1-2个,其余的可摘掉,这样花可开久些,又可使新叶多抽,老叶也不易枯死。

名贵春兰花开3-5天应摘掉,使叶芽生长茁壮;夏兰的花开到顶上一朵时也可离盆面厘米处剪下。

九、防汛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兰花。

栽培场所如四周空旷,地势较高,夏季遇有大风或台风过境时,需做好防风工作,以免夏兰或寒兰的叶子被折伤。为什么男人喜欢兰花。

十、喷雾喜爱兰花的人的品性。

养殖兰花那招员工我本人喜欢兰花但又不董,想一边学边学点技术,但也的若虑经济收入!∞

干旱季节,每天傍晚在放置盆花的阳台上进行喷雾,主要使地面,增加空气湿度。兰花的盆面也要进行喷雾。喷雾时要向上喷,使雾点落下细匀,叶面湿润,这样可兰花生长良好,叶面富有光泽。为什么有钱人家里都养兰花。

十二、病虫害防治

要进行杀菌处理(在烈日下曝晒即可),以防病害发生。兰花在多雨高温的季节最容易发生白绢病,可用托布津倍液或波尔多液喷施预防。如发病严重可用托布津-倍释,每隔7-10天喷一次。虫害中以介壳虫发生最多,此虫附着在叶的基部,如发现介壳虫,应及时剔除。如要避免介壳虫侵袭,从4月份开始,可用””倍液防治。养兰的人多不多。

为了抑制兰花病害的发生,除平时对盆土的干湿度应作适当的控制外,还应在花盆的选上尽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别对生长差的新从山上挖来的兰花必须用泥盆栽种。这样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进兰花生长,减少发病

关于兰花该怎么养好?

1、盆土要求:以含大量腐质、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偏酸性土壤为佳,PH值一般为5.5至6.5左右,四川多采用峨嵋土及“兴宏牌”精制兰花植料,更普遍的是采用“竹根泥”及山区阔叶林下的腐叶土栽培兰花。

2、放置场所:兰花在春、夏、秋可在室外及阳台莳养,要求选择通风良好、空气湿润、又无环境污染处。靠近池塘、河滨当然好,至少要乔木或竹林及置遮阳网,减少阳光照射降低温度。兰盆放在木架(或钢架)上,若放地面要垫以砖头,居家阳台也可以用白铁皮制小水坛贮水垫上砖头莳养,增加湿度。养兰花的人什么心态。

3、适当遮荫:兰花多属于半荫性植物,多数种类怕阳光直晒,需适当遮荫。兰花4月上中旬可去网开窗,多照阳光促其生长。5月份除中午阳光外,可照6个小时;从6月开始,全天候遮荫,10月以后,除中午外,可以全敞开养护。记住谚语:“荫多叶好,阳多花好”。

4、合理施肥:兰花本吃“素”,施肥要看所选盆土及生长情况而定。凡是生长无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长差的则不宜施肥或少量施肥。新植上盆根未发全的兰花,需经1—2年后方可施肥。一般6—7月当兰花叶芽伸长约1.5厘米时,每隔三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浓度以稀为宜约10%)。忌用化肥,如遇高温季节不宜施肥,8—9月每隔二至三周施一次稀释液肥。兰花每次施肥宜在傍晚进行,早晨浇清水,叫“回水”。

5、适当浇水:兰花浇水以雨水和泉水为好,自来水或淘米水需隔夜使用。浇时从盆边浇,不可浇入内。浇水量应按照气温、盆土干湿程度及兰草生长情况而定。叶大多浇,叶细少浇。4—5月新芽尚未生土,盆土宜干一些,过湿新芽易腐烂;6—9月为兰花新芽生长期,浇水量要增加,晴天每日清晨或浇水一次,切忌中午烈日浇水。秋天的酌情减少水量,可采用叶面喷雾水,盆土润湿为好,冬季更应控制水量,“八成干,二成湿”为宜。

6、傍晚喷雾:兰花原生长在空气湿润的环境,所以干旱季节里,除蔽荫外,还必须傍晚喷雾,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也可向盆兰地面(台面)上浇水,“一冷一热”更能激发兰花生长。

7、防风防雨:“二月风”老叶黄退属正常现象,可剪去枯枝败叶。兰花可淋小雨,但忌霉雨、暴雨或连续下雨,否则易烂心、烂叶。雨的季节,可适当撒少量草木灰。古代为什么喜欢养兰花。

8、修剪摘花:在兰花培养中要经常剪去枯黄断叶和病叶。以利通风。名贵兰花,如花芽太多,只留壮芽,每盆1—2朵花芽为宜。春兰开花半月后摘除,名贵兰花7天应摘除,春兰叶芽生长茁壮,来年开花更好。夏兰花序上一朵花一周时,离盆面3厘米处剪下。

9、防寒保暖:兰花因品种不同,原产地各异,抗寒性强弱也不一样,所以冬天进房的时间及在室内放置的位置也不相同。寒兰、秋兰、报岁兰生长在南方,宜在气温5℃时进室(或关窗围网),并尽可能放在南面向阳处。而春、夏兰抗寒能力强,可直至0℃时才进房,放在东北面即可。在晴天无风中午前后,朝南面或东南面要开窗,拉风。秋兰在摄氏1—2℃的晴天,不可开窗。当然有温室的,可用电光采暖。

10、防病治虫:盆土一般要进行杀菌处理(烈日曝晒也可),以防病害发生。兰花在多雨高温季节最易发生白绢病,少量可用湿布刷除,盆量多可用—倍波尔多液或托布津,每隔7—10天喷洒一次。害虫以介壳虫(俗称“兰虱”)发生多,在孵化期间用1%和25%乳油倍液,每周喷洒一次。治标要治本,盆钵要稀密适当,高低摆放,增加透风,减少发生病害为宜。喜欢兰花理由。

(二)兰花养殖的生态习性

兰花原产于我国。喜温暖湿润,特别以冬暖夏凉最为理想,切忌高温干燥。冬季要求以不结冰为好,3C~7C最宜,夏季以~为合适。在自然分布中,兰花产地傍有溪涧,常年承受雨露,且年降雨量要求在毫米以上。要求上层深厚、腐殖质丰富,呈黑褐色的疏松肥沃、透水保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5~PH6·5,忌积水。

兰花喜阴,要求日照时间短,在自然分布中表明,春兰要求树荫郁闭度在0.7~0.95;惠兰要求0.5~0.8,光照时间较春兰稍长;建兰、墨兰、寒兰也要求大的郁闭度庇荫。

兰属植物在原产地区有休眠的习性,这取决于雨季和旱季。通常旱季在冬天,是兰花的休眠期,雨季在春夏季,是兰花的生长期,能不断绽蕾开花。

(三)兰花养殖的繁殖***

兰花常用分株、播种及培养繁殖。卧室最适合放什么植物。

l.分株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长健壮,假球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在一起的假球。分株前要减少灌水,使盆土较于。分株后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将假球刚刚埋入土中力度,盆边缘留2厘米沿口,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浇透水,置阴处10~15天,土壤,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

2.播种繁殖兰花种子极细,种子内仅有一个发育不完全的胚,发芽力很低,加之种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规***播种不能萌发,故需要用兰菌或人工培养基来供给养分,才能萌发。播种选用尚未开裂的果实,表面用75%的酒精后,取出种子,用10%次浸泡5~10分钟,取出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即可播于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内,然后置暗培养室中,温度左右,萌动后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从播种到移植,需时半年到一年。培养已获成功,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繁殖。

(四)兰花的栽培技术外国人喜欢养兰花吗。

1.场地选择要求四周空旷,通风良好,并靠近水面,空气湿润,无煤烟污染。场地的西南面,可种常绿阔叶树,郁闭度应在0.7左右,这样可减少午后阳光照射,调节湿度与温度。

2.浇水以雨水或泉水为宜,不宜用含盐碱的水,如用自来水,应将水搁置数天后使用。浇水要看气温情况而定,春季浇水量直少,夏季宜多;梅雨季节正值兰花抽生叶芽,盆土宜稍干;秋后天气转凉,浇水量酌减,湿润即可。冬季在室内宜干,减少浇水次数,且宜于中午时浇。兰花可淋小雨,但连续下雨或暴雨则易烂心、烂叶,故须注意防雨。

3.施肥栽兰宜用饼肥,以草木灰4份、豆饼10份、骨粉10份混合拌匀,放于缸内,分几次加水,使豆饼浸涨为止,后加盖密封,经一年腐熟,再制成干粒。使用时放于盆面即可。如用全粪,也应经一年腐熟,掺水冲淡滤渣使用。一般从5月开始施肥,至立秋停肥,掌握薄肥多施。施肥应在傍晚进行,第二天清晨再浇1次清水。

4.遮阳及防寒除早春及冬季外,都要放在露天棚下。荫棚要求通风良好,兰花在3~4月间刚出房时,可以多晒太阳,以后蔽荫时间渐增。冬季兰花须搬入室内防寒,室温1C~2C即可。另外,兰花在春季出房后,秋季进房前,也要注意防霜。

5.病虫害防治兰花的主要病虫害有:

(1)白绢病:多发生于梅雨季节。应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予以预防,发病后可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粉剂或石灰即可。

(2)炭疽病:终年都有,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猖极。防治***除改善环境条件外,发病期可先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喷治,7~10天互次,然后再辅以l%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1次。

(3)蚧壳虫: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繁殖最快。用常规治。

综上所述,要养好兰花,必须掌握其自然生长环境条件,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养护管理。据《养兰诀》载:“春不出,夏不日,秋不于,冬不湿”,这便是我国养兰经验之概括。

小议兰花的合理用药

杀菌剂是防治农作物病害的药剂,我们平时在防治兰花病害时要根据不同类别的杀菌剂的不同性质、和作用方式选择。一类是保护性杀菌剂,作用是在病原菌侵入之前用来处理植物或植物所处环境。需要在植物没有接触到病菌或病害发生之前使用,才能收到效果,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锌、代森锌、等。

还有一类是性杀菌剂,这种杀菌剂我们经常接触,它的特点就是具有内吸性,使用这类杀菌剂是在病原物已侵入植物体内或植物已经感病,此时施用用来减轻或消灭植物病害。在植物发病初期用药,效果会更好。

各同病原菌的发病初、盛期也趋异,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被侵染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温湿度影响较大,(因此,我们要养壮兰苗)。大家在防治病害时,要能熟悉致病病原菌的生活习性及流行规律更好,可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温环境做好病害防治,这对药效的有效发挥起巨大作用。各类病原菌所引起的作物病害不一样,发病症状也有明显不同,因此在选择杀菌剂时要求对症下药。而且药效应显著、持久,不应盲目的追求药剂的、广谱,甚至“”,任它万种病害,我只一种待之。这样肯定是不行的。用药时应该注意防止病菌抗药性发展,就是不能连续用同一种杀菌剂,也不能一个生长期连续数次用同一类杀菌剂,尤其对内吸剂更应限制其使用次数,如生产中内吸剂可与百菌清、锌等配合或轮换应用。

我们日常用药应按照病菌侵染规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在利用杀菌剂对兰株直接喷洒时,应注意自然条件的影响,防止药效失效或造成药害。温湿度较高时,所用药剂浓度可适当减少些;对强光下易分解或挥发的药剂,则应在阴天或傍晚时进行。

不同都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只有对它们深入了解,掌握其使用特点,才能正确选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菌灵是大家普遍采用的内吸性杀菌剂,能防治几十种真菌病害,子囊菌、半知菌对此药尤为,但对细菌以及真菌中的卵菌引起的病害,所以,在确诊断植物感染真菌病害,反复使用多菌灵的情况下,应考虑换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此类药主要用于由卵菌引起的霜霉病、疫霉病、腐霉病,而对其它真菌和细菌所导致的病害效果很差。

百菌清是一种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真菌病害有预防作用,它能阻止病菌孢子发芽,阻碍菌丝发育及孢子形成,并能防治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病害,但对土传腐霉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不佳。

所以,常换换杀菌剂,(花康据称能杀一切病害,不知真假,我使用时不敢轻心,仍和其他杀菌药混用)争取限度的保护兰株,使之免受病害折磨。兰长的健康,兰友们心也高兴。

以上就是与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兰花相关内容,是关于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兰花的分享。看完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养兰花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辣椒炭疽病?

pepperanthracnose

刘富春

由胶孢炭疽菌和辣椒炭疽菌为害辣椒的叶、茎和果实的真菌病害。

分布与为害

为世界性病害,中国种植辣椒的地方几乎都有发生。主要为害果实,特别是近成熟期的果实更易发生。病斑褐色,水浸状,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扩大后病部下陷,斑面生隆起的不规则环纹。环纹上密生黑色或橙红色小粒点(病菌分生孢子盘)。潮湿时病斑周围有湿润状变色圈。干燥时病组织变薄,极易破裂。叶部以老叶上发生多,初生褪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为圆形,边缘褐色,中央灰白,后期在斑面上生轮状排列的小黑点。茎和果梗有时也被害,形成不规则的褐色凹陷病斑,干燥叶表皮易破裂。

病因

病原物是辣椒炭疽菌(Vermiculariacap-siciSyd.)和围小丛壳(Glomerellacingulata),前者为半知菌,黑盘孢目,后者为子囊菌,球壳目,其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辣椒炭疽菌的分生孢子盘上有暗褐色刚毛,具2~4个隔;分生孢子新月形,无色,单孢。胶孢炭疽菌刚毛少见,分生孢子圆柱形,单胞,无色。二菌寄主范围都很广,一般辣味强的品种较抗病,如“杭州鸡爪椒”,“早羊角”,甜椒品种中“铁皮青”较抗病。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5~30℃,相对温度在95%以上,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相对湿度低于70%,即使温度适宜也不发生。菜地潮湿、不通风、渍水、株行间通风透光差,肥料不足或偏施氮肥,或因落叶而造成果实日灼等均易发病。

侵染过程与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随同病残体在地上越冬,种子带菌。越冬后,环境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大多伤口侵入。分生孢子借雨水或风雨、农事操作等传播,再侵染频繁。潜育期一般为3~5天。发生日灼病的果实易感染炭疽病。

病害控制

自无病果实选留种子,或播种前种子消毒;发病严重地区实行与瓜类和豆类蔬菜轮作2~3年;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栽种过密和在低湿地种植;喷洒代森锌、代森锰锌、炭疽福美、硫菌磷、多菌灵等杀菌剂。

辣椒疫病

Phytophthora

pepperblight

刘富春

由辣椒疫霉引起叶、枝、茎、果实坏死的一种真菌病害。美国1918年首次报道,中国江苏1940年最早报道。

分布和为害

世界性分布,中国各地发生普遍,近年来在广东南部、云南及长江流域尤为严重。叶、茎及果实均被害。叶片上初生暗绿色病斑,继变褐色,最后整叶软腐、枯死。茎被害部位黑褐色至黑色,如被害茎尚未木质化则明显缢缩,病部上端枝叶枯死。果实受害多从蒂部开始,水浸状、暗绿色,边缘不明显,扩大后可遍及整个果实,潮湿时表面产生稀疏的白霉(病菌包囊梗和孢子囊),果实内部软腐,随后逐渐失水,形成僵果,残留在枝上。幼苗期受害引起猝倒。

病因

病原物是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Leon.),属卵菌,霜霉目。寄主范围广,除辣椒外,还可侵染茄子和番茄、甜瓜等。菌丝无隔,无色,偶有呈瘤状或结节状膨大。孢子囊卵圆形、长圆形或扁圆形,无色,单胞,顶端***状突起明显,偶有双乳突。孢子囊成熟脱落后,多带有较长的柄。卵孢子浅黄色,圆形或近圆形。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8~30℃,最高37℃,最低10℃,产生游动孢子最适温度为25℃。在油菜籽琼脂培养基上能产生大量的孢子囊。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甜椒类常不抗病,辣椒类比较抗病或耐病。连作时间长,地势低洼,过于密植,氮肥过重,均易引起发病。温湿度与病害***非常密切,气温在20~30℃时适合孢子囊产生,在25℃左右时最适合游动孢子的产生和侵入。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和厚壁孢子在土中或留在地上的病残体内越冬。产生孢子囊进行初侵染,以后又引起再侵染。孢子囊通过雨水、风雨和灌溉水传播。萌发时可直接产生芽管或游动孢子。如气温适宜,连日降雨,菜地排水不良,加之病菌潜育期短,再侵染次数多,很快导致病害流行,如遇干旱或控制浇水,病害不再发展。广州地区5月至8月气温较高,又值雨季,降水量常超过200毫米以上,容易流行。一般大田发病在5月中旬至5月下旬开始,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盛发期。南方始发期较早,北方始发期较晚。

病害控制

发病严重地区,宜选抗病品种种植;避免与茄科、葫芦科作物连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高畦栽植,使株行间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喷施甲霜灵、瑞毒霉、杀毒矾、可杀得101等杀菌剂。

兰花病害

orchidsdiseases

张能唐

世界上已知40多种,中国至1991年有20多种。叶、茎、花均为害的有疫病(Phytophthoranicotianae,P.palmivora),炭疽病(Glomerellacingulata)。为害叶或主要为害叶的有叶枯病(Cylindrosporiumphalaenopsidis,Phyllostictacymbidii),叶菌核病,叶腐病(Erwiniacypripedii),褐斑病等。主要为害芽的有蘖腐病。主要为害花的有灰霉病。为害茎基或根的有白绢病(Atheliarolfsii),基腐病,根腐病(Thanatephoruscucumeris,Fusariumspp.),根结线虫病(Meloodogynearenaria)等。病毒病中有花叶病(Cymbidiummosaicvirus,CYMV),环斑病(Orchidringspotvirus,ORSV)等。最重要的是病毒病、灰霉病、白绢病(见茉莉白绢病)、炭疽病和叶枯病。

病毒病

各地发生普遍,主要有花叶病和环斑病。花叶病又称黑条斑病、卡特兰叶坏死病,在建兰上呈花叶或圆形、不规则形褪绿斑及坏死斑。病原物为兰花叶病毒(CYMV),属马铃薯X病毒组。粒子线形,侵染各种兰花。环斑病在叶上典型的产生黑褐色环斑。病原物为齿兰环斑病毒(ORSV),粒子直杆状,亦可侵染各种兰花。二种病毒常复合侵染,表现花叶,黑褐色坏死斑或斑块,有的叶片褪绿变薄,后变灰干缩,破裂成丝。浇过带毒兰花的水,若流经无毒兰花时可传病。病害控制:分株繁殖时应用流水洗根;盆内石砾、泥炭等介质应高温消毒;对名贵兰花应隔离栽培;发现病株,立即烧毁。

灰霉病

分布于广州、南京、台湾。主要为害墨兰、蝴蝶兰等。在广州,严重时发病率可达100%。萼片、花瓣和花梗均被害,花梗上病斑圆形,长椭圆形,稍下凹,黑褐色,若扩大绕梗一圈,花梗便枯死;花瓣受害变黑褐色腐烂,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还可使叶尖焦枯。病原物为富克尔核盘菌[Sclerotinia***eliana(deBary)Fuck.],子囊菌,柔膜菌目。无性态为灰葡萄孢,半知菌,丝孢目。寄主很广,花卉中还侵害扶桑、仙客来、菊、香石竹和天竹葵等。气候温和、湿度在90%以上,有利病害发生发展。广东在初春阴雨连绵时最重。病害控制:应摘除并销毁病花病梗等;晴天早上淋水,使花能迅速干燥;花前花后喷施多菌灵、硫菌磷、速克灵等杀菌剂。据报道,防止运输途中花腐可用邻苯酚钠或苯酚钠喷洒兰花,摔去多余药液后放入箱内,贮藏在12℃下14天,花腐率降低88%。

蘖腐病

又称软腐病。分布于福州、合肥。墨兰、建兰、蝴蝶兰均有发生。主要侵染蘖芽,叶片亦被害,初在芽基部出现水渍状小斑点,2~3天后迅速上下伸展,成为暗绿色,烫伤状大斑块,并扩展到叶鞘外部,呈暗褐色腐烂,发出臭味,病叶容易拢去,叶片上亦有暗绿色水渍状大斑块。病原物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见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植株愈老化,扩展愈慢。夏季连续降雨15天以上,气温25~30℃,盆土含水量超过90%时病重,遭暴风雨侵袭后易暴发流行。

褐斑病

为害台湾蝴蝶兰,叶片上形成褐色或黑褐色坏疽斑,周围有黄色晕圈,扩展后成椭圆形或长条形斑块。病原物为卡特兰假单胞菌Pseudomonascat-tleyae(Pavarino)Savulescu1947],是一种细菌。幼苗叶比成株叶感病,潮湿时病重。病害控制:可喷施四环素,美国用福美双,physan也很有效,此外应随时剔除和销毁病叶。

叶菌核病

分布于上海,以建兰中的秋兰发病多。叶基部淡褐色水渍状腐烂,可延伸到叶片大部或全叶,后病部干缩变灰白色,生黑色圆形、椭圆形小粒(菌核),在叶表皮下呈纵行排列,病叶因叶基产生离层而易断裂。病原物为蓝外子座菌。半知菌,无孢目。菌核直径1~1.5毫米。在马铃薯蔗糖洋菜培养基上容易形成,埋生,轮状排列。上海3~4月,阴凉湿润时发生。病害控制:应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换用无病土壤和肥料;兰花种植前以8-羟基喹啉***盐或邻苯酚钠处理;盆土播前以五氯硝基苯消毒。

兰花炭疽病

orchidsarthracnose

张能唐

兰花叶、果、鳞茎上一种由围小丛壳菌引起的真菌病害。1943年最早发现于中国台湾。

分布和为害

中国兰花产地及引种地区均有发生。1983年广州、福州、昆明、厦门发生严重。症状有二类:一类侵染幼苗嫩叶,多先从叶基部开始,扩大后形成轮纹斑,严重时心叶腐烂;另一类侵染老叶,在叶面形成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在叶缘发生时)的红褐色斑块,发生多时呈云纹状。后期病斑为褐色到灰白色,边缘黑褐色,周围有褪绿晕圈,上轮生小黑点状的分生孢子盘,最后叶片变褐枯萎。空气潮湿时病部产生小点状粉红色胶质物(病菌粘分生孢子团)。

病因

病原物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cingula-ta),属子囊菌,球壳目。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黑盘孢目。(见仁果炭疽病)。受害的兰花种类有建兰、蕙兰、春兰、寒兰、墨兰、虎头兰、硬叶吊兰、台兰等。种与品种间存在抗病性差异,墨兰、建兰中的铁梗素,蒲兰(金梭边);建兰中的大头素,春兰中的大富贵和“十月”感病严重。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组织内越冬,分生孢子在南方可越冬,翌年4月病组织内的菌丝体恢复活动,可见向邻近扩展的新红褐色病部。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在叶面有水膜的情况下萌芽,伤口侵入发病,潜育期2~3个星期。再侵染主要借水滴飞溅或通过病健叶的接触传播。20℃左右有新病斑出现,25~29℃、相对湿度80%以上时最适宜病害扩展。老叶从4月初开始(上海)发病,霉雨季发病较多,7月以后逐渐停止。新叶则8月份开始发病。多雨、喷浇或盆花放置过密,兰叶互相交错,以及当年分盆及盆土粘重,都会使病害加重。

病害控制

着重加强栽培管理,包括:兰室(圃)通风透光、有荫棚遮荫;防止急风骤雨,浇水时从盆沿、植株基部浇入,不宜喷浇;初病时剪除病叶销毁;注意不受冻害或霜害;避免碰伤;引种时严加检查,防止传入新区。发病初期喷施克菌丹、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若用多硫F效果更优。

请问怎样区分分葱灰霉病'霜霉病'疫病

灰霉病大葱叶片发病有三种主要症状:即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其中白点型最为常见,叶片出现白色至浅褐色小斑点,扩大后成棱形至长椭圆形,潮湿时病斑上有灰褐色绒毛状霉层,后期病斑相互连接,致使大半个叶片甚至全叶腐烂死亡。干尖型病叶的叶尖,初呈水渍状,后变为淡绿色至灰褐色,后期也有灰色霉层。湿腐型叶片呈水渍状,病斑似水烫一样微显失绿,斑上或病健交界处密生有绿色绒霉状物,严重时有恶腥味、变褐腐烂。

霜霉病花茎表面形成一层疏松的绒毛状霉层,白色到淡紫色。干燥时叶片变为污白色或淡黄色,逐渐枯死。有时只有叶片尖端部分发病,变白枯死。局部侵染的叶片和花茎上,产生卵圆形、圆形病斑,大小不一,白色或淡黄色,边缘不明显,潮湿时表面生绒毛状霉层,干燥时变为枯斑。叶片中下部发病,则叶片上方下垂干枯。霜霉病的诊断特征为病斑黄白色,表面生有白色到淡紫名绒毛状霉层,病叶软化易折。后期病部有时孽生腐生性真菌,出现黑霉,需注意鉴别。

栽培蝴蝶兰要怎样管理?

花茎出现与每日低温处理时间长短有关,24小时中低温处理18小时,花茎出现率100%,5小时仅10%,当花茎长到10厘米时结束低温最合适。1.肥料:蝴蝶需肥较多,幼苗和旺盛生长期应施用含氮量高的肥料,花芽形成至开花应多施磷钾肥。施肥应掌握少施、淡施的原则,春天少施,开花期停止施肥,花后新捎与新芽生长,每周1次液体肥;可喷洒叶面或施入盆栽基质中,浓度为0.1%,新叶长出进入旺盛生长期,可施少量固体肥,夏季旺盛生长期,每周1次液体肥,南方夏季高温闷热,可停肥一段时间,秋末减少施肥,10月底后可停肥。2.温度:栽培蝴蝶兰应有一个可调节温度的环境,白天温室温度25~28℃,夜间15~20℃。春季开花时期,温度可低一些,花期可延长,但不能低于15℃,否则花瓣会有锈斑,花后夏季温度保持28~30℃,要加强通风,调节室温,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冬季温度在15℃以下立即停止生长,叶片发黄、生黑斑脱落。3.光照:蝴蝶兰忌强光照,应有良好的遮荫设施,比卡特兰和石斛类易发生日灼病,开花植株光照强度为20~30千勒克斯,幼苗10千勒克斯为宜,光线太弱,易生病。应用遮阳网遮荫,华北地区冬春网应挂在室内,夏季应盖在玻璃外面。4.浇水:蝴蝶兰根部忌积水,喜通风干燥。苔藓隔数日浇水一次,蕨根、蛇木块、树皮块,每日浇水一次,一般基质白色变干时再浇水,高温多浇,生长旺盛时多浇,温度降至15℃以下时要控水,冬季应适时浇水。全年要保持70%~80%空气温度,在北方温室都要加温,可用少量水喷到暖气片上,更多水喷到地面和台架上效果较好。如果冬季低于18℃,要降低空气湿度,否则易引发病害。5.病虫害防治(1)叶斑病病症:染病叶片初期出现黑色小点,周围有水渍状黄色圈,后变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这种病多是由于湿度过高所致。防治***:改善通风条件,降低湿度,已出现的病叶要立即剪除,并喷洒55%多菌灵800倍液或1%波尔多液。(2)软腐病:初期在叶端出现水渍状绿色斑,像是被热水烫伤之状,叶片组织充水、腐烂,并伴有臭味。防治***:一出现时立即将病叶剪除,并在伤口撒上木炭粉或抹上百菌清粉消毒,再用1%波尔多液或可杀得800~1000倍液喷洒植株。(3)茎腐病:常于茎基部开始发生,然后扩展至根部和叶片,严重时整个植株枯死。防治***:发现此病时要立即停止浇水,并让阳光照射植株,用代森锌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洒。(4)褐腐病:从植株心部(生长点)开始发生,渐渐全株变黑,叶肉组织变为糊状。防治***:立即停止浇水,将患病部分剪除,伤口用百菌清粉或木炭粉涂抹消毒,然后用200毫克/升新植霉素喷洒,每7天一次。(5)花腐病:主要是开花期在温室内温度高和温室外温度低时易发生此病。初发时花瓣上出现细上褐色斑点,后斑点变大和增多,病害仅局限于花朵上。防治***:喷洒50%的多菌灵800液或1%石硫合剂。(6)病毒病:发病初期叶和花产生黄色斑纹或斑点,后变为黑色,继而叶、花萎缩,植株弱而死。防治***:①严格选用和栽种无病毒苗。②病株一经发现,立即清除销毁,以防传染其他健康植株。③及时防治吸汁类害虫。④接触病株的工具和手及时消毒。(因为此病目前尚无特效农药进行医治。)(7)介壳虫:多在高温多湿和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发生。虫体依附于植物体上,外有蜡壳保护,以吸取汁液为生。严重时布满全株,使植株萎缩而死。防治***:改善通风环境,用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喷杀。少量发生时可用小毛刷蘸肥皂水擦除。(8)红蜘蛛:常成群寄生于叶背或叶面上吸取植株汁液,以致受害部分变成黄色斑点。防治***:用红白螨杀3000倍液或用40%的氧化乐果800液喷杀。(9)蜗牛和蛞蝓:昼伏夜出的软体动物,白天常潜伏于无光、潮湿地方,晚上出来啃食兰株的嫩叶和花。防治***:少量者可人工抓除,并在花盆四周撒上石灰粉可防止其爬至植株上为害。大量发生时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喷杀。或用毒饵诱杀。

什么环境可以让兰花开花

浇透水肥,防寒。

兰花蕙兰目录

基本信息

原产中国

形态特征

种类介绍

世界国兰家族

中国人民本身表征夫兰

中国兰和兰艺的历史

栽培和病虫害

药用与食用

野生兰花分布与采集

相关文化

药用与食用

野生兰花分布与采集

相关文化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名字

拉丁语学名:Cymbidium

英文名字:boatorchids

别名:兰草(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别名)

科属

界:植物界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单子叶植物纲Liliopsida

目:天门冬目Asparagales/兰目Orchidales

科:兰科Orchidaceae

亚科:树兰亚科Epidendroideae

族:蕙兰族Cymbidieae

亚族:牛角兰亚族Cyrtopodiinae

群团:蕙兰群团Cymbidium

属:蕙兰属Cymbidium

[编辑本段]原产中国

简述

由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蕙兰

国宝蕙兰

蕙兰,别名、中国兰、九华兰、九子兰、夏兰、九节兰、一茎九花,是我国栽培最久和最普及的兰花之一,古代常称为“蕙”,“蕙”为中国兰花的“蕙心”,爱兰者爱“蕙”。“惠”指中国,“蕙”意思:中国的香草,“芷”人民的香草。“蕙芷”国之香。“蕙”常与伞科类白芷合名为“蕙芷”。蕙兰花是我国珍稀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物种。蕙兰原分布于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及西南广大地区,是比较耐寒的兰花品种之一。

它的特征、地理分布、以及隐喻,可以从诗中体味出来:“绿叶淡花自芬芳,深山庭院抱幽香。惠质不堪逐流水,露华何妨润愁肠。何人轻步踏小径,几杯残酒倾三江。怜花还需解花语,花魂诗魄传潇湘。”(《兰花咏》周天侯)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兰科共750属35000余种,而兰属70余种。我国常见栽培种有:

四季名花春兰(C.goeringii):

又称草兰、山兰、朵朵香。一茎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传统名贵品种有宋梅、蕙兰龙字等。变种有线叶春兰(C.georingiivar.serratum),叶较细,花深绿色,无香气或淡香。

国宝蕙兰(C.faberi):

又称九子兰、夏兰。一茎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区与春兰相似。传统名种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岙素等。

生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鳞茎,俗称芦头,外包有叶鞘,常多个假鳞茎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萼片中间1枚称主瓣。下2枚为副瓣,副瓣伸展情况称户。上2枚花瓣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下面1枚为唇瓣,较大,俗称兰荪。成熟后为褐色,种子细小呈粉末粉。

春兰、蕙兰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状、质地等的不同变化分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种与素心等。梅瓣为萼片短圆,肉质较厚,稍向内曲,基部狭窄,捧瓣肉质肥厚先端内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开时微向上,名种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种。水仙瓣为萼片稍长于梅瓣,先端渐尖,捧瓣质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种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为萼片宽大,质厚,基部窄,先端宽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较润,微反卷,名种有大富贵、翠盖花等。蝴蝶瓣为向下的两枚萼片的内侧,质地变厚,成波状绉,并有红色块斑,有时整个萼片或花瓣数量突然增多(如绿云,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状有特殊变化。素心为花被、花茎、苞片同一颜色,纯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纹,名贵品种有张荷素、老文团素等。

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编辑本段]种类介绍

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每年还发现和培养出不少新品种。

春兰:春兰又名草兰、山兰。春兰分布较广,资源丰富。花期为一年的2~3月,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花朵香味浓郁纯正。名贵品种有各种颜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从瓣型上来讲,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蕙兰:蕙兰根粗而长,,叶狭带形,质较粗糙、坚硬,苍绿色,叶缘锯齿明显,中脉显著。花朵浓香远溢而持久,花色有黄。白、绿、淡红及复色,多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兰: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不同品种花期各异,5~12月均可见花。

寒兰: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西南的云、贵、川等地。寒兰的叶片较四季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姿幽雅潇洒,碧绿清秀,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品种。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也有洁净无暇的素花。萼片与捧瓣都较狭细,别具风格,清秀可爱,香气袭人。

墨兰: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等,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海南等。我国南方各地特别是广东、云南的养兰人最喜栽培与观赏。

春剑:春剑常称为正宗川兰,虽云、贵、川均有名品,但以川兰名品最名贵。花色有红、黄、白、绿、紫、黑及复色,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浓味纯,常为养兰人推崇首选。

品种鉴别:

品种鉴别是对兰花综合素质的鉴定,是最能展示艺兰功力的一门学问。因此,历代艺兰大家都对此格外慎重,从不妄下结论,始终奉行“三看”原则。一看叶形“观花一时,赏叶终年”。

在无花季节,人们对名品兰花鉴别的主要依据是看叶形,包括叶芽、株形等。兰芽出土时的色泽对兰花品种的鉴赏有一定参考作用,芽期需仔细观察。一般而言.凡新芽为白色、白绿色、绿色的,春兰一般为素心品种,蕙兰大多为素心或绿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状“白峰”的,有可能出细花。兰花传统名品大都相对稳定,其叶形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兰艺家经长期实践,对叶形特征明显的品种一般能凭眼看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如直立叶的汪字、泰素、老极品,环垂叶的宋梅、大一品,肥环叶的大富贵、扭曲叶的绿云等。但兰花由于种养环境不同,并非年年岁岁叶相同,于是兰艺家们在观叶的同时往往还要结合看花苞来鉴定品种。二看花苞兰花传统名品不但叶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们在鉴别时既要看叶形,又要看花苞。关于花苞的鉴定,前人总结出了兰蕙头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铃的“五门八式”。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鉴别品种大有裨益,值得我们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兰艺实践中发现,即使同一盆兰花,有时其花苞的颜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对此我有体会。经多年观察,我栽培的大富贵、元字等名品兰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时会有差异,有的年份花苞色泽深些、有的年份色泽浅些。据无锡陈耀明先生讲,他种养的集圆有时抽出的花葶为“深赤红色”,有时抽出的花葶为“绿中见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圆拔出五个花葶,有三个是红的,两个绿中见紫。

可见,单纯从花苞的色泽、形状来鉴别品种有其局限性,还必须看其开品。三看开品对兰蕙品种的鉴别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开品,这也是引种品种要见花引种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开品到位,见花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种的兰蕙往往因种法不同开出的花品有时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开出四五种花形,绿云、西神亦能开出几种不同的花形,但我们不能因其开品有异就断定它们是不同的品种。故一代兰艺大家吴恩元言:“因种法有好歹,致开品有高下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品种鉴别真学问。对兰花品种的鉴别应辩证的看、综合的看,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妄下结论。正确的***应该是看叶形、看花苞、看开品。

[编辑本段]世界国兰家族

兰花是世界名花,国兰家族中有一万五千多个品种,亚洲中国兰是蕙兰,大洋洲、非洲多为凤兰,新加坡万带兰,芬兰铃兰,南斯拉夫铃兰,塞舌尔--凤尾兰,津巴布韦--嘉兰,南美洲国家的定为国兰:巴西卡特兰,哥斯达黎加卡特兰。厄瓜多尔、危地马拉都是丽卡特兰,哥伦比亚卡特兰,厄瓜多尔白兰花。

中国兰蕙兰通常是指兰属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种。假鳞茎较小,叶线形,根肉质;花茎直立,有花1至10余蕙兰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绿色有紫红色斑点。种类不同叶和花形态及花期变化较大。产秦岭以南及西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自古以来人们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屈的象征。形成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兰文化。用分株、播种或组织培养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气排水好;喜半阴和湿润的环境,墨兰建兰和寒兰越冬温度10℃左右,另外几种5℃左右。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古代称之为“蕙”。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编辑本段]中国人民本身表征夫兰

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夫兰(夫兰:蕙兰和白芷称为一对,合名:蕙芷)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和伞形科白芷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兰,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中国兰的根是为白芷,白芷象征人民百姓。蕙芷是自古以来仁义与民政的传统美德精华,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蕙兰根系人民。

[编辑本段]中国兰和兰艺的历史

中国兰春兰

孔子《孔子家语·在厄》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芷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花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该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七个部分。至于吴攒所著的《种艺必用》一书,也对兰花的栽培作了介绍。1256年,陈景沂所著的《全芳备祖》对兰花的记述较为详细,此书全刻本被收藏于日本皇宫厅库,1979年日本将影印本送还我国。在宋代,以兰花为题材进入国画的有如赵孟坚所绘之《春兰图》,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蕙兰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民之《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一书中有关兰的记述。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清代也涌现了不少艺兰专著,如1805年的《兰蕙同心录》,由浙江嘉兴人许氏所写,他嗜兰成癖,又善画兰,具有丰富的艺兰经验。该书分二卷,卷一讲述栽兰知识,卷二描述了兰花品种的识别和分类***。全书记载品种57个,并附上由他画的白描图。其它如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晚清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兰艺

兰艺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他以《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分三卷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161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种兰法》;1950年杭州姚毓谬、诸友仁合编的《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四川的兰蕙》;1964年由福建严楚江编著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样所著的《兰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国兰花》两本书,以及香港、台湾所出版介绍中国兰的书籍和杂志等等,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兰艺研究的一大成就。

兰艺发源于中国,外传至日本及朝鲜。现今日本对中国兰花的兴趣甚浓,其历史渊源也是由中国开始。现今日本栽兰已自成体系,发展为号称“东洋兰”的基地。至于朝鲜方面,兰艺也必不可少地成为朝鲜人民崇尚之物,并使兰花成为当今朝鲜人民作为高雅的花卉,陈设于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为令人称颂的是,他们将兰花作为一种高级的礼品来馈赠。

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愿兰蕙自然进入人们心灵的世界,共同将兰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国粹发扬光大,以兰会友,共同进步。

[编辑本段]栽培和病虫害

栽培技术

1。试管栽培:

随着兰花组织培养技术和无菌播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兰花在试管内开花的现象正日益受到重视。这一现象之所以能吸引育种学家的目光,主要原因是原来需要常规栽培许多年才能开花的人工杂交新品种,现在在试管里,通过1~2个培养周期就能人为地促使其开花,这样就可以根据开花的情况有目的地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淘汰相对较差的个体,从而使整个育种的周期缩短,并大大减轻大量栽培未见花品种的工作量,使育种工作更富有针对性。

由于我们长期从事的是兰属植物中几种常规栽培的地生兰种的开发和研究,因此下面提及的兰花,均是指这几个兰种而言,包括春兰、建兰、春剑、莲瓣、蕙兰、寒兰等。

兰花在试管内开花的方式,根据目前的观察结果,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由兰苗的腋芽发育成花芽,这种方式跟常规栽培中兰花的开花方式是一样的,只不过常规栽培是一丛苗起花,试管内是单苗起花而已,这种情况在建兰中比较普遍,春兰春剑等品种中比较少见。第二类是兰苗的顶芽发育成花芽,类似通常所说的草中箭(草心箭),花由兰苗最中心长出,这种情况在各个兰种中都有出现,尤其是在春兰中常见。第三类是由原球茎的顶端直接分化出花芽,这类方式完全由培养基内的激素水平控制,起花快而整齐,分化频率高,是目前主要的诱导起花方式。

兰花在试管内开出的花朵,基本的品种特征是不会改变的,例如素心品种开素花,绝不会开彩花。凡是有香味的品种,试管内的花也是有香味的,并且香味浓郁,不亚于盆栽兰花的香味,这一点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由于试管内的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原因,花期通常只有几天时间,不如盆栽兰花开花持久,在低温条件下,花期则可以大大延长。兰花在试管内开出畸形花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有些品种可以达到10~20%。一般来讲,这些畸形花通常都是生理性的原因和外部培养条件的原因造成的,例如激素水平、无机盐等理化因素,而不是遗传上的相应改变,因此这些畸形花的出现,在遗传和育种上毫无意义。我们曾追踪观察过很多的奇花品系,希望能从中选出新的优良品种,结果绝大多数以后又开出了正常花,真正能稳定的是极少的。

一个对兰花培育者十分有用的现象是,试管内开出的花,多数情况下,合蕊柱都能正常发育,具有正常的授粉能力和结实能力,我们曾镜检过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发现其减数分裂过程和花粉粒的形成过程基本是正常的。尤其是以腋芽的方式开出的花,授粉后结出的果实很容易正常发育至种子成熟,并且这些在试管内结出的种子,有一定的发芽能力,尽管发芽率比盆栽兰花的种子的发芽率低,但对育种者来说,已经足够了。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控制兰花在试管内开花的能力越来越强,这无疑会对兰花的杂交育种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由于兰花的主要欣赏点在花艺上,一个未知的品种,在开花前也基本无法从叶片上判断其优劣,所以育种工作者不仅要选择合适的优良亲本做杂交并且培育出小苗,还不得不把这些小苗,不论好坏,一古脑地种进温室,苦等数年至开花,才能从中筛选优秀单株。这一过程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即使获得了优秀的单株,很不幸的是每一个单株的数量也是非常少的,通常只有几苗,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还必须以这一优秀单株为外植体,再从头做一次组培。从开始作杂交工作,到最后有商品苗供应市场,这一过程要经历两次组培周期,两次从瓶苗到开花的栽培周期,一般要十多年的时间。而试管内开花技术的完善,使我们不必经过栽培过程,就可以在试管内筛选优良株系,并且一旦选出,可以直接进行快繁,不必再经过原球茎的诱导过程,使整个育种周期缩短将近一倍的时间。

兰花在试管内开花带来的另一便利之处是使兰花的瓶内杂交成为可能,这是一个全新的应用研究领域。有些育种工作,需要进行反复的杂交,回交和自交,才能实现育种目的,选育出优良的新品种。例如素心品种和梅瓣品种的杂交,子一代通常是梅瓣但肯定不是素心,这就需要子一代和素心亲本回交一次,或者子一代自交一次,再从子二代中选择素心梅瓣。采用常规办法,这一过程肯定要用十几年时间,现在有了促使兰花试管内开花的***,我们就可以在试管内让子一代开花,并且在试管内进行自交授粉或子一代植株之间相互授粉,并培养出种子。这些种子无需消毒直接播种于培养基上,获得子二代,再诱导出花,即可从子二代中间选择想要的品种了。这一过程比常规***,至少可以节省两个从瓶苗到开花的栽培周期。

另外,由于试管内开花不受季节限制,可以随时诱导,这就为不同季节开花的兰花品种或者是花期不遇的兰花品种之间的杂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换句话来说,试管里开花的兰花,为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了稳定的花粉源。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开花季节的限制和种源数量的限制(有些数量很少的品种,要见一次花可能要等很多年的时间,并且开花时不一定有非常合适的其它亲本材料同时开花),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不同季节开花的兰花品种之间的杂交。

目前而言,兰花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尚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并不是每个品种都能诱导出花,也不是每个品种都能达到需要的成花率,更没有一个现成的程序能让所有的品种开出花来,每一个品种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摸索。但这些基本都是技术性的问题,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中来,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2。繁殖***:

c.施肥:栽兰宜用饼肥,以草木灰4份、豆饼10份、骨粉10份混合拌匀,放于缸内,分几次加水,使豆饼浸涨为止,后加盖密封,经一年腐熟,再制成干粒。使用时放于盆面即可。如用全粪,也应经一年腐熟,掺水冲淡滤渣使用。一般从5月开始施肥,至立秋停肥,掌握薄肥多施。施肥应在傍晚进行,第二天清晨再浇1次清水。

d.遮阳及防寒:除早春及冬季外,都要放在露天棚下。荫棚要求通风良好,兰花在3~4月间刚出房时,可以多晒太阳,以后蔽荫时间渐增。冬季兰花须搬入室内防寒,室温保持1C~2C即可。另外,兰花在春季出房后,秋季进房前,也要注意防霜。

4.病虫害防治

a.通常使用的***:

兰花的主要病虫害有:

(1)白绢病:多发生于梅雨季节。应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予以预防,发病后可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石灰即可。

(2)炭疽病:终年都有,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猖极。防治***除改善环境条件外,发病期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7~10天互次,然后再辅以l%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1次。

(3)蚧壳虫: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繁殖最快。用常规法防治。

综上所述,要养好兰花,必须掌握其自然生长环境条件,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养护管理。据《养兰诀》载:“春不出,夏不日,秋不于,冬不湿”,这便是我国养兰经验之概括。

b.无公害防治病虫害***:

兰花的病虫害,近代多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农药使用过量,兰花易遭药害。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或使用次数频繁,会使害虫病菌产生抗药性而起不到防治效果。喷洒农药时还会污染环境,严重者会使人畜中毒。无公害防治兰花病虫害自古有之,近代也屡见不鲜。兰花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具有行之有效、成本低廉、取材容易、***简便、不会污染、无副作用等诸多优点,值得提倡。下面介绍一些民间流传的无公害防治兰花病虫害的小验方。“小”验方,往往也许能够解换“大”问题,兰友们不妨一试。

一、茶麸

茶麸,也称茶枯、茶籽饼,系茶籽榨油后剩下的渣料,农民常用来洗涤衣服。茶麸中含有皂素和糖苷,其水浸出液里碱性,对害虫有很好的胃毒和触杀作用。防治***:1.将捣碎成粉状的茶麸、沸水按1:5的比例浸泡一昼夜,用其淋浇兰盆,同时淋浇兰盆放置的场所及其他兰盆,对蜗牛有较好的防治作用。2.用茶麸水喷洒兰株,对蚜虫和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很好,可达90%以卜。3.茶麸水还可杀灭蚯蚓。用茶麸水浇透盆土,稍过片刻,蚯蚓便会钻出土表,拣出除之。蚯蚓对兰花的功与过,兰界看法不一。一种看法,认为盆中的蚯蚓,活动时会破坏一些兰菌的菌丝、伤及兰根的根尖,是害虫,必须除之。另一种看法,认为兰盆中的蚯蚓,可吃掉兰盆中许多腐烂物质及兰花的烂根,蚯蚓的活动能起疏松土壤的作用,其粪便还可作为兰花的肥料,功大于过,不必杀之。孰是孰非,有待兰友们根据自己的实践观察,权衡利弊,加以判断。

二、异味蔬菜(大葱、大蒜、韭菜、生姜、洋葱等)

异味蔬菜均有各自的异味,其气味能起杀虫灭菌的作用。防治***:1.取25克大蒜,捣碎后挤汁,稀释在10升水中,立即喷洒兰株,可治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及灰霉病。将去皮大蒜压成小块,等距离放于兰盆表土,几天后蚯蚓、蚂蚁绝迹。2将切碎的大葱、水按1:30的比例浸泡一昼夜后过滤,用其喷洒兰株,一日喷数次,连续喷洒数天,对防治蚜虫、软体害虫及防治白粉病等均有良好的效果。3.用姜1斤,加水半斤,捣烂取汁,每斤汁液加水6斤,喷洒兰株,可防治蚜虫。4.将韭菜汁、清水按1:60的比例混合,用其喷洒兰株,每日喷2次,重复喷数天,可治愈黑斑病。5.取15克切碎的洋葱鳞茎,放入2市斤水中密封浸泡7小时后过滤,用滤液喷洒兰株,可治红蜘蛛、蚜虫。

三、烟头

烟叶中含烟碱3%左右。烟碱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取20来个吸剩的烟头和一份生石灰,加水搅拌浸泡过滤,再加入30份水,用其喷洒兰株、盆土和盆底,可消灭蚂蚁和其他体无蜡质的害虫。

四、洗衣粉和洗涤剂

洗衣粉能溶解介壳虫的角膜,同时形成一层泡沫裹住虫体,使介壳虫窒息而死。洗衣粉溶液能防治一些病虫害。防治***:1.用少量温水溶化洗衣粉,再用水稀释至1000倍液,喷洒兰株,可杀灭蚜虫、粉虱、红蜘蛛。稀释至600倍液,三天喷一次,续喷三次,介壳虫全部死亡。2.将猪苦胆汁、清水按1:100的比例混合,并加人少量洗衣粉,用其喷洒兰株,可防治炭疽病和软腐病。用洗衣粉溶液喷洒兰株,待害虫死后,必须用清水冲洗叶片几次.以使兰株正常生长。

五、白酒

将白酒、水按1:2的比例混合,喷洒兰株,每周喷一次,续喷三次,可杀灭介壳虫。

六、柑桔皮

把柑桔皮放于盆底,可防止蚂蚁等害虫进入盆土中为害兰花。还可将柑桔皮切成碎末,撒在盆土表面,几天不浇水,可治蚜虫、介壳虫等。

七、红糖

将粉状红糖、开水按1:100的比例混合,凉后用红糖液喷洒兰株,每3天喷一次,续三次,对防治霜霉病、白粉病、黑斑病、叶枯病有较好的效果。

八、柴油

将柴油、水按1:60的比例调成乳剂,再以100倍水稀释后喷洒兰株,可治介壳虫等。

九、草木灰

将草木灰、水按1:50的比例浸泡两昼夜后过滤,用滤液喷洒兰株,既可治蚜虫,又能增加钾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