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球根海棠黄叶的原因和处理办法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球根海棠黄叶的原因和处理办法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浇水
球根秋海棠喜水,一般应常保持盆土湿润,未及干透即应浇水补水。平常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夏季要常喷水增加湿度,花期要少浇水,使盆土处于半干状态。秋末冬初叶片枯黄时,逐渐控制水分,使其转入休眠。不要直接浇到球根上面土壤。可以用手指在盆边缘按压"水渠"。小心地把水浇到水渠里。天热的话,要避免被淋雨。
环境和温度
昼夜温差对球根海棠成长十分有帮助。球根海棠和郁金香,水仙,花茅茛不同,球根海棠花并不需要凉爽。它们从春,到夏,到秋不停的开花。十分漂亮。另外它们是多年生的,年复一年的开花。注重先种(种植)浅点,看到新芽是粉红色的。十分较嫩,象奶油那么脆弱,不要碰。然后可以加土。其球根和仙客来又不同了。球根海棠花的球上边发根十分多。因此必须埋在土里深5cm即可。好在它不象百合那要要求深度。所以十分适合盆栽。
光照
球根秋海棠为阴性花卉,在强光下植株矮化,叶片增厚而卷缩,花容易被灼伤。光照过弱,枝叶徒长,影响开花。春秋枝叶抽生后,应放在阳光充足处,但中午要遮阳。盛夏要放在室内向阳处,6月-7月开花后,要荫蔽。室外可以接受11点之前的直射光。其他时间要遮荫。不能夏季曝晒。室内要放在窗台上,依环境调整光照。
修剪
为了使其株形丰满,分枝多,可在小苗定植后2至3周摘心。当幼苗长出2~3片叶时,应进行摘心,以促进分枝,侧枝长出2~3片叶时,再摘心,销售前4周时应进行最后一次摘心。结合整形进行转盆。及时摘除老黄叶。栽培后期,应设支架绑缚,支架不应高出花冠。销售前8周时应去掉所有直径3cm的花芽。
施肥
生长期每隔7天-10天施一次稀薄的液肥,花蕾形成期,每旬增施一次磷酸钙等速效磷肥,有利花大色艳和花期持久。为保持土壤肥力,最好以施足底肥为主。可用充分腐熟(发酵好)的猪、鸡等畜禽类的粪便,也可每月施用一次花卉专用复合颗粒肥或每周浇施一次稀薄液肥。在土壤通透性强的条件下,可保持大肥大水的莳养方式,一般不会造成块茎腐烂,但每次不可施肥过量。立秋后可停止施肥,使之逐渐临近休眠期。
可能缺光,还有浇水不能太勤。(有些种苗生产者在发芽室没有补充光源,是他们培育球根海棠失败的主要原因。他们获的了很好的发芽率,但当盘穴移入温室后,种苗就开始死亡。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缺光导致种苗太弱,二是种苗从可控环境(发芽室)到温度更低的日光温室而适应不了)
网上找到的资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球根海棠是原产于南美洲山区的野生亲本培育出来的杂交种,喜凉爽、湿润和半阴的环境。它对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光照和温度的急剧变化十分敏感。你栽培的球根秋海棠,7月至8月间出现叶片卷曲成筒状的异常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新疆地区光照光强,从而导致其叶片增厚、卷曲,甚至有可能连叶色也变成紫色、花朵萎缩不能展开或呈半开状。此外,还与气温过高、湿度过低有关。
球根海棠的生长适温为15℃至25℃,不耐高温。当气温超过30℃时,茎叶枯萎、花蕾脱落;气温超过35℃以上,地上部分和地下地茎会出现腐烂坏死。它又属于长日照开花、短日照休眠型植物,特别是正在开花的盆栽植株,既不能放在光线阴暗的室内,也不能放在阳光趱的阳台上。
盆栽球根海棠的用土,可用5份腐叶土、3份园土、2份河沙配制而成,另外加少量骨粉而沤透的饼肥末作基肥。春季栽植块茎,发芽后放于室外半阴处养护,入夏后移入通风遮荫处,也可放在室内通风向阳的地方,防止强光直射。它为浅根性植物,在萌芽期少浇水,以保持盆土微湿为度,可预防烂根;生长旺期要保持盆土湿润,夏季要经常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花期少浇水使盆土处于半干状态,深秋叶片枯黄后要控制浇水使其顺利进入休眠状态,冬季因植株处于休眠中更应少浇水使盆土偏干。它的球根贮藏,以5℃至8℃为适度。它比较喜肥,生长期可每隔10天施一次沤透的稀薄饼肥水,现蕾后追肥2次至3次0.3%的磷酸二氢钾液,可促使花大色艳;炎热夏季的气温低于10℃时,要停止施肥;当气温低于10℃时,要停止施肥;当气温低于5℃时,球根海棠即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可将地上部分剪去,挖出球根,稍摊晾后置于冷室内(最低不低于2℃)沙藏越冬。
是草本的海棠吧?四季海棠、球根海棠落叶的原因,主要是浇水太勤导致的湿涝落叶;光照长期缺乏及通风太差造成的郁闭落叶;施肥不当造成的肥害落叶。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