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到目前为止很多朋友对于日薄西山下一句和日薄西山的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日薄西山下一句相关的知识点,文章篇幅可能较长,大家耐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日薄西山,指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或腐朽的事物衰败接近灭亡。
日出三竿,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喷薄欲出,喷薄:涌起,上升的样子;欲:将要。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样子。
旭日东升指的是: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景象。
日中必移,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同“日中则昃”。
夕阳西下: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写作背景
•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今四川彭山东),字令伯,一名虔。他曾在蜀国做官,师从经学大师谯周,博闻强记,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
•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泣涕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晋书·李密传》
•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不***,会被误认为怀念旧朝矜守名节,招致杀身之祸。
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
日薄西山【词目】日薄西山
【发音】rìbóxīshān
【释义】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或事物衰微接近灭亡。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出处】1《汉书.扬雄传上》:“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西山。”
2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示例】君须听取:怕~,易生愁阻。★明·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
【用法】作谓语、宾语、补语;指临近死亡
【近义词】奄奄一息、风烛残年
【反义词】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常用:常用成语,
年代:古代成语,
结构:主谓式成语,
词性:中性成语
灯谜面:傍晚
解释: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典故: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举例:君须听取:怕~,易生愁阻。(明·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这是李密的《陈情表》中的一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