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2020年中国家电行业分析报告和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分析报告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我国家电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
中国整个家电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但是与其他产品不同,家电产品的生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因此就算进入成熟期,但是要进入衰退期甚至产品消失,还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成熟期主要在于一般市场几乎饱和,各大家电之间将会在有限的市场份额内相互竞争。
从具体产品来看,大部分大家电产品如冰箱、空调、洗衣机均已进入成熟期,而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产品因起步较晚,仍处于成长期。
2、2020年上半年各类家电产量均下降:
2020年1-6月全国家用洗衣机产量3260.2万台,同比下降7.2%;家用电冰箱产量3759.3万台,同比下降6.9%;彩电产量为8312万台,同比减少2.5%;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10414.9万台,同比下降16.4%。
3、家电代表企业营收均出现下滑:
中国三家家电行业代表企业——美的集团、海尔智家和格力电器,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均遭遇下滑。从营收规模来看,美的集团领先于海尔智家,而海尔智家领先于格力电器;在营业收入下降幅度上,海尔智家下降幅度较小,同比2019年下滑4%,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格力电器,其较2019年同期下滑了28.21%,而在2020年第一季格力电器营业收入为203.96亿元,同比下降49.7%,营业收入仅有2019年同期的一半。
4、小家电子板块营收恢复正增长:
2020年第二季度,小家电子板块营业收入已经恢复同比正增长,增速达到了15.29%,小家电受益于消费流量向线上集中,且部分小家电企业线上收入占比较高,收入表现处于各子板块领先位置。
5、家电行业发展趋势:
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预期提升、社保水平提高等因素,将继续成为推动家电行业增长的驱动力。“十四五”时期,国内家电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和农村市场的全面普及,智能家电正不断地成为家电消费的主要选择,可以预计,智能家电行业将实现快速的发展。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严重影响了家电市场,但是,随着疫情防控向好态势发展和各项促消费政策的落地生效,厂家商家积极调整措施到位,家电行业的生产、销售陆续恢复正常,市场需求也逐步恢复;
同时,全产业链的优势还给我国的家电制造业来了更多的海外订单。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家电业出口自6月份开始强劲反弹。全年累计出口额66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
行业经济效益稍有下滑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48万亿元,同比下降1.06%,利润额1157亿元,同比下降5.61%。在2020年第一季度行业运行形势十分严峻情况下,自4月以来持续好转,全年整体来看基本弥补了第一季度的损失。
从细分行业看,以冰箱、冷柜为代表的制冷行业恢复速度较快,空调受到“凉夏”和疫情下安装不利影响表现较弱,美容保健以及厨房电器行业在疫情期间实现了正增长。这些细分领域的变化充分反映出疫情期间消费者居家生活需求的新变化。
分大、小家电来看,大家电中,除了空调外,冰箱、冷柜、洗衣机等产品年内的产量均已转正。冰箱和冷柜产量的增长主要源自于出口订单的火爆;小家电中,出口订单占比较高的吸尘器、电热烘烤、微波炉等产品产量也都有大幅增长。
零售市场规模逐年萎缩
2019年,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政策持续收紧等因素的影响,叠加中国的大家电市场已经进入更新需求为主的存量竞争阶段,中国家电零售市场规模已经出现小幅回落。中怡康数据显示,2019全年中国家电市场整体零售额8920亿元,同比下降3.88%。
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是让本已疲软的市场雪上加霜,一季度零售下降近四成。随着国内疫情得到良好控制,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根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行业全年的零售额约在7083亿元左右,同比下降11.1%,下半年需求和2019年基本相当。
从细分品类来看,2020年大家电中除冰箱市场需求持平外,其余品类均不同程度下降。与之相比,疫情给生活类小家电带来了需求。2020年上半年,烹饪类小厨电如空气炸锅、煎烤机等,清洁类小家电如吸尘器、电拖把等,个护类小家电如理发器、个人***设备等,受“宅经济”带动销量大涨,下半年虽有所回落,全年增速仍保持两位数。其中,洗碗机逆势增长,全年销售额增幅超过25%。
线上销售逐渐成为主流
随着网上零售普及率的提升以及***电商在物流、配送、安装、售后等环节的服务优化,线上线下的加速融合,越来越多的家电制造企业通过与***电商进行战略合作提升产品的线上市场份额。
中怡康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主要家电产品的线上销售额在整体渠道中的占比已经达到40%,比上年同期进一步增长6个百分点。
根据奥维云网资料显示,在2020年这种特殊的形势下,零售市场已经全面过渡到线上市场主导,线下市场辅助的新格局。即使是空调、电热水器这类需要上面安装的大家电,其线上渠道的比重也已经占到50%以上。
家电出口市场逆势增长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家电业出口自6月份开始强劲反弹。全年累计出口额66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
2020年新冠疫情之下,中国家电业出口依然强劲增长,原因主要在于,虽然海外疫情持续蔓延,部分中国家电主要出口国家成为“重灾区”,但社交疏离带来的宅家生活和海外供应链的破坏给部分中国家电产品出口带来了机遇,如冰箱和冷柜,加上中国家电企业积极开拓东盟新兴市场、***加快出台稳外贸政策、跨境电商和海外电商等渠道快速发展等,都对中国家电业出口形成支撑。
从细分领域来看,2020年国内大、小家电均延续三季度以来的向好增势,且增幅持续扩大,零部件出口与去年持平。分区域来看,2020年中国家电业对亚、欧、北美三大主要经济区出口增速均创年内最高,且规模也均创历史新高;拉美地区持续好转;非洲增速首次转正。
2021年市场发展展望
2021年,家电行业面临的仍是传统家电产品保有率较高,新增需求有限的大背景,加之整个国内消费热情没有全盘激活,行业在2021年也难以出现全品类,全平台大幅上涨的景象。更大概率会延续传统品类恢复性增长,新兴品类高速增长的分化走势。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根据《2020年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为3690亿元,比2019年同期下降14.13%,作为耐用品的家电,其消费受疫情冲击较大。但随着家电下乡、汰旧换新、消费升级等政策的落实到位,市场潜力被进一步挖掘,市场规模有望与2019年持平。
我国家电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
目前,中国整个家电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但是与其他产品不同,家电产品的生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因此就算进入成熟期,但是要进入衰退期甚至产品消失,还要过很长一段时间,目前的成熟期主要在于一般市场几乎饱和,各大家电之间将会在有限的市场份额内相互竞争。从具体产品来看,大部分大家电产品如冰箱、空调、洗衣机均已进入成熟期,而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产品因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成长期。
2020年上半年各类家电产量均下降
2020年1-6月全国家用洗衣机产量3260.2万台,同比下降7.2%;家用电冰箱产量3759.3万台,同比下降6.9%;彩电产量为8312万台,同比减少2.5%;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10414.9万台,同比下降16.4%。
2020年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受疫情冲击明显,但随着疫情防控向好态势发展和各项促消费政策的落地及生效,家电厂家和商家积极调整措施到位,市场销售明显好转。分季度来看,第一季度家电市场零售总额为1204亿元,同比下降35.8%,第二季度零售总额为2486亿元,是第一季度的两倍多,同比2019年微增2.64%。分月度来看,家电行业在2月份经历零售额最低点后,开始呈现逐月增长的态势,并且在6月份达到最高,6月单月的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
家电市场零售额逐月上扬
家电代表企业营收均出现下滑
中国三家家电行业代表企业——美的集团、海尔智家和格力电器,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均遭遇下滑。从营收规模来看,美的集团领先于海尔智家,而海尔智家领先于格力电器;在营业收入下降幅度上,海尔智家下降幅度较小,同比2019年下滑4%,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格力电器,其较2019年同期下滑了28.21%,而在2020年第一季格力电器营业收入为203.96亿元,同比下降49.7%,营业收入仅有2019年同期的一半。
小家电子板块营收恢复正增长
2020年第二季度,小家电子板块营业收入已经恢复同比正增长,增速达到了15.29%,小家电受益于消费流量向线上集中,且部分小家电企业线上收入占比较高,收入表现处于各子板块领先位置;上游及厨电板块相对落后。全年来看,预计线上消费流量将主导家电消费市场,具备线上优势企业,收入表现将持续领先,同时考虑到地产后周期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厨电子板块收入规模筑底回升预期有所增强。
家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预期提升、社保水平提高等因素,将继续成为推动家电行业增长的驱动力。“十四五”时期,国内家电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和农村市场的全面普及,智能家电正不断地成为家电消费的主要选择,可以预计,智能家电行业将实现快速的发展。另外,未来家电的需求主要靠更新换代和消费升级,因此高端化是家电市场的整体大势。家电企业需要把握用户的需求变化,用技术进步催生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家电产品,通过保障产品的品质和体验赢取用户粘性。
销售规模小幅下降,线上销售占比提升
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2019年我国家用电器零售额为8032亿元,较2018年小幅下降2.2%,其中61.4%销售额来自线下销售渠道。虽然目前我国家电销售额仍主要由线下销售渠道完成,但随着网络电商的兴起,我国家用电器线上销售占比亦逐步提升。2019年,我国家用电器线上销售渠道销售额占比为38.6%,较2018年同比增加2.4个百分点。
不同行业发展存在差异,小家电实现最快增长
2019年我国五大主要家用电器子行业销售变化情况存在一定差异。空调、彩电、厨卫系列产品受家电行业整体表现低迷影响,销售额均有所下降。其中彩电销售规模降幅最大,2019年我国彩电销售额较2018年同比下降8.7%;空调与厨卫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6%、1.4%。此外,与我国家电行业整体表现稍显低迷不同,2019年冰洗(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与小家电系列产品销售额仍实现增长,其中小家电增长率超过4%。
中高端产品销售规模迅速扩张,品牌家电更易受顾客青睐
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价格相对偏高但质量较有保障的中高端家电产品销售规模扩张较快。厨卫产品方面,2019年单价超过5千元的洗碗机与单价超过6千元的燃气灶销量分别较2018年增长48.7%、37.5%,涨幅明显;冰洗产品方面,单价超过6千元的洗衣机与单价超过1万元的冰箱销量分别增长40%、10.8%;此外,2019年我国单价超过7千元的空调挂机销量也较2018年有明显增长,增速为17.9%。
与中高端家电市场规模扩张迅速的情况类似,我国品牌家电由于质量以及售后更具优势的原因,较受消费者青睐。顾客在购买家电时普遍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品牌电器,不知名家电品牌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根据中怡康数据,目前我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三个电器品牌为海尔、美的、格力,2019年这三个品牌电器销量在家电行业总销量中占比接近40%。
全渠道销售苏宁抢占最多市场份额
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2019年我国实现全渠道销售收入最高的家电公司为苏宁,共计完成1810亿元销售额,所占市场份额为23.1%;排名第二位的家电公司为京东,2019年全年实现销售额1118亿元,占据14.2%市场份额;天猫以670亿元销售额排名第三位,占据8.5%市场份额;其次国美以463亿元销售额排名第四位,占据市场份额为5.9%,其余品牌市场份额均不足5%。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电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许多传统家用电器逐渐“桌面化”,使用场景也不断扩大,从家庭逐渐进入学习、办公场所。2021年5月,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4个月,线上桌面场景适用商品总成交额达25亿元,同比增长92%,桌面经济火爆。
传统家电逐渐“桌面化”,使用场景不断扩大
根据普遍上的意义,家用电器主要指在家庭及类似场所中使用的各种电器和电子器具。家用电器使人们从繁重、琐碎、费时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人类创造了更为舒适优美、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条件,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很多常用的家用电器逐渐“桌面化”,使用场景也不断扩大,从家庭逐渐进入学习、办公场所。
桌面商品成交额大度增长,桌面养生商品成交额增速达336%
2021年5月,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4个月,线上桌面场景适用商品总成交额达25亿元,同比增长92%。从不同商品的成交额增速上看,2021年1-4月,我国桌面商品成交额均大幅增长,其中,桌面养生商品成交额增速达336%,为我国桌面商品中成交额增速最快的商品。
从成交额上看,2021年1-4月,我国桌面商品成交额排名前十的商品有桌面音箱、桌面饮水机、桌面加湿器、桌面水族箱、桌面消毒柜、桌面吸尘器、桌面摆件、桌面风扇、桌面支架、桌面绿植。
一线、五线城市桌面商品销量占比较高,各线城市商品喜好差距大
从城市分布上看,我国一线、五线城市桌面商品销量占比较高,分别为34.21%、30.04%。
从各线城市桌面商品喜好上看,在一线城市,各类桌面商品成交额增速差距较大,桌面养生产品成交额增速达1167%,而桌面摆件、桌面加湿器等产品成交额增速则明显小于桌面养生产品;在低线城市,各类商品成交额增速差距较小,与一线城市相似,桌面养生产品成交额增速较高,达694%,而其他产品成交额增速要远高于一线城市。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小家电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