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华硕与IBM同步推出了486主板,这是台湾地区自主研发生产的xxx片486主板的纪录,当时足足xxx了台湾地区同业半年以上时间。1992年1月,华硕主板月出货量xxx次超过了30,000片;1993年,华硕率先推出了世界xxx片双奔腾处理器的主板。从1996年年底开始,来自国际一线厂商的主板代工订单像雪片一样向华硕飞来。短短的时间里,华硕发展的步伐就像脱缰的野马,产品销售遍布了全世界,并迅速成为了全球xxx的主板厂商。在随后的日子中,华硕相继推出了xxx个“板载PBSDRAM的解决方案”、xxx片K7主板、xxx片Pentium 4主板、xxx片“板载千兆网卡”的主板等等。在业界,华硕的主板被誉为了市场的“硬通货”。2003年第三季度,IDC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每4.2台电脑中,就有一台电脑使用华硕生产的主板。
1996年,华硕的领军人物施崇棠就认定,结合信息技术、通讯及消费电子功能的3C整合产品将是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1997年,华硕正式向市场推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由于在起步阶段,这台华硕的产品又厚又重。华硕副董事长童子贤回忆时说,不少同行多半都瞧不上,甚至引为笑谈。由于华硕在笔记本领域最初的目标非常简单,这台扎扎实实地设计、开发、生产出的产品尽管出货量小,但因为单价高,生产设备投资少、备料有限、不积压库存,结果xxx年,居然小赚一笔。通常来说,一家公司切入笔记本产业,两三年内不可能盈利的。1998年,初出茅庐的华硕笔记本创造了一个xxx的世界纪录——“华硕笔记本在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平稳运行了700多天,没有发生任何故障”。崇本务实的文化熏陶下,华硕已经将主板的深厚功力和对品质的执著追求顺利扩展到了笔记本电脑。
2003年,华硕笔记本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的爆发期。除了笔记本电脑产量进入全球前五名外,接连推出的S1N、M2N、M3N、S200N等多款产品都获得了市场的一致好评,轻至920克、仅有A4复印纸一半大小的S200N还创下了全球最轻巧的迅驰笔记本电脑的记录。6年持续的摸索和积累,华硕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笔记本电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华硕笔记本逐渐成长为主板以外的重要产品。2000年,华硕电脑的营收中,主板和笔记本电脑分占全年营收的52%和21%,2002年华硕笔记本电脑营收已经达到了779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 190亿元)的新纪录。截至2003年10月份的最新统计数字,华硕笔记本的营收已经达到了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四成,几乎与主板的营业额并驾齐驱。品牌文化培育、珍惜、关怀员工,让华硕人尽情地发挥最高潜力。坚守诚信、勤俭、崇本、务实的正道。
与团队合作,且持续不断地自我精进。诚: 诚实、诚恳、忠诚,到有情有义。以诚树立企业的基础,并且诚实面对自己,了解长处与短处;此外,与人交往要真诚、全心全意。勤: 勤勉、勤奋,愿意负起责任、用更多时间与精力来达成任务;专注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主动凝聚团队,缔造创新、为客户开创xxx价值。敏: 迅速掌握关键本质,快速行动创造胜局,快人一步掌握机会、采取行动,并在市场中取得最佳位置 。勇: 勇于接受挑战、对抗难关;勇于说」不」,不惧有建设性的冲突,坚持做对的事;绝不做匆促决策、周延思考后就勇于执行。
的本质与想要创造的结果,并且追根究柢找出根本的目的与根本原因(rootcause),如此一来就能够在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得到正确的结果。以终为始,并设身处地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考虑成本效益,并开放心胸接纳不同的做法,同时也随时留心任何副作用的可能性。
秉持红/绿灯式互动思考,激发更多的创新、追求盘石般的质量。绿灯式的思考,是将所有的想法与创意汇聚、激荡以得到最佳的方案;红灯式的思考,则是随时质疑、挑战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且求得解答。透过创新的思考与实验,并且视客户需求为优先,华硕就能持续开发出具有创意、人性化与实用性的产品,提升客户体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