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草和猪笼草的区别,瓶子草和猪笼草的区别在哪里

  • 生活
  • 2023-05-18 16:0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瓶子草和猪笼草的区别,以及瓶子草和猪笼草的区别在哪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捕蝇草和猪笼草有什么不同,怎么捕虫

捕蝇草

食虫植物的叶片变得非常奇特而有趣,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囊袋,还有的像蚌壳……。各种奇形怪状的叶子,是它们捕捉昆虫的有效“装置”。

不同的食虫植物其捕食昆虫的方式也不一样。瓶子草和猪笼草设陷阱捕虫,是一种消极等待的被动***;而捕蝇草则是采用积极主动的***捕虫,因此最为惹人注意,也显得更加有趣。有一部科教电影叫《中山植物园》,里面有这样一个非常珍贵的镜头:一个甲虫爬到一株植物的叶片上,蚌壳似的叶片迅速合拢,叶缘的刺毛也交错地扣合起来,把甲虫牢牢地关在里面,这株奇趣的植物就是捕蝇草。

捕蝇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植物,茎很短,叶轮生。叶子的构造很奇特,在靠近茎的部分有羽状叶脉,呈绿色,可进行光合作用;但到了叶端就长成肉质的,并以中肋为界分为左右两半,其形状呈月牙形,可像贝壳一样随意开合,这就是它的“诱捕器”。每半个叶片的边缘都生有10—25根刚毛,其内侧靠近中助的地方,又生有3根或3根以上的感觉刚毛(或叫激发刚毛)。在叶缘还生有蜜腺,能够分泌蜜汁用以引诱昆虫。

平时诱捕器张开,叶片向外弯曲,当上钩的昆虫爬到叶片上吃蜜时,如果其中一根激发刚毛被触动两次或两次以上,或者在数秒钟内至少有两根激发刚毛被触动,那么诱捕器就会在20—40秒钟内闭合,叶片便向里弯曲,叶缘上的刚毛交叉锁在一起,将猎物囚禁在里面。当昆虫在里面挣扎时,便再次触动激发刚毛,每触动激发刚毛一次,诱捕器就闭合得更紧。同时,激发刚毛受到***后,叶片上许多紫红色小腺体就分泌出一种酸性很强的消化液,将虫体消化,然后再由这些腺体吸收。大约5天后,当昆虫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干净后,叶子又重新张开,准备捕捉新的猎物。

在所有的食虫植物中,捕蝇草是人们最熟悉和科学家研究最多的一种植物。早在一百多年前,达尔文就曾精心研究过食虫植物,他特别喜欢捕蝇草,并称它为“世界上最奇妙的一种植物”。

达尔文和生理学家伯登·桑德森对捕蝇草的捕食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有一些卓越的发现。达尔文观察到,捕蝇草的激发刚毛受到***后,要间隔一定的时间后叶片才开始运动。因此他推测,一定有类似动物神经的电脉冲信号从刚毛传到诱捕器的运动细胞上,从而产生运动。伯登·桑德森用电流计来进行测定,结果电流计指针显示出有一股微弱的电流。这实际上就是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以每秒20毫米的速度通过叶子,正是这种电信号调节了捕蝇草的捕食运动。研究者还发现,如果对刚毛的***强度不够,便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诱捕器也不发生运动。当两次***时间相隔太近时,诱捕器也不能闭合,因一个动作电位不可能在距前面一个太近的时间里产生。这种现象,与动物神经中发生的麻痹现象十分类似。

后来,美国科学家威廉斯和皮卡德发现,捕虫草的动作电位,产生于每根刚毛顶端基部或靠近基部的感觉细胞中发生的受体电位;而每一个受体电位都产生若干个动作电位,使刚毛不停地运动。

达尔文不仅对捕蝇草在捕到昆虫时,其诱捕器不断紧闭,正确解释为由于昆虫为了逃脱所作的挣扎不断***激发刚毛的结果;而且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昆虫死后,诱捕叶片仍在紧闭。后来,威廉斯和皮卡德对这一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捕蝇草有两种运动,一种是快速的捕捉运动,另一种是慢速的消化运动。前者是由机械***引起,由动作电位传递的;后者是由死亡昆虫的化学物质激发,由激素引起的。威廉斯和他的同事用实验证明了这一解释的正确性。他们把半闭合的捕蝇草浸在近似于它分解昆虫所释放的溶液里,结果诱捕器又紧缩了大约40%。

猪笼草

猪笼草是一种美丽而奇特的食虫植物,为猪笼草科、猪笼草属多年生草本或半木质化藤本灌木。叶互生,长椭圆形,全缘,中脉延长为卷须,末端有一叶笼。叶笼瓶状,瓶口边缘较厚,上有小盖,成长时盖张开,不能再闭合。笼色以绿色为主,有褐色或红色的斑点或斑纹,还有整个叶笼都呈红色、褐色甚至紫色、黑色的品种。叶笼大小因品种而异,有些大型杂交种能盛水300毫升至400毫升。笼的内壁光滑,笼底能分泌黏液和消化液,有气味引诱昆虫之类的小动物入内,而小动物一旦落入笼内,就很难逃出,最终被消化和吸收。雌雄异株,总状花序,有萼片3枚至4枚,无花瓣。

猪笼草产于亚洲的热带地区,为附生植物,常常生长在大树下或岩石的北边,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不耐寒,怕干旱和强光暴晒。可用吊盆栽种,平时悬挂在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的地方养护,夏季高温时要避免烈日暴晒,否则强光会灼伤叶片,影响叶笼的发育。秋、冬、春三季则要放在光照较为充足的地方养护,不宜过于阴暗,以免叶笼形成缓慢而小,表面色彩黯淡无光。猪笼草对水分比较敏感,必须在较高的空气湿度下叶笼才能正常发育,因此在生长期除保持盆土湿润外,还要经常向植株及周围环境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并避免温度变化过大,以有利于叶笼的发育生长。生长季节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其他无机复合肥,以满足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越冬温度最好在16℃以上,若低于15℃植株就会停止生长,而低于10℃叶片边缘则受到冻害损伤。每年的2月至3月在新根尚未长出时换土一次,土壤以疏松肥沃、透气性良好的腐叶土或草炭土为佳,盆栽常用草炭土或腐叶土、水苔、木炭和树皮屑的混合基质栽培,因其黑色根易断,因此在换盆时应注意加以保护。

猪笼草的繁殖可在5月至6月进行扦插,选取健壮的枝条,每一片叶带有一段茎节,叶片剪去一半,基部剪成45度斜面,用水苔将插穗基部包扎,放进盛水苔和盆底垫小卵石的盆内,并套上塑料袋保持空气湿润,在30℃左右的条件下,约20天至25天生根。也可在生长季节进行压条繁殖,***是把叶腋的下部割伤,用苔藓包扎,待生根后剪下盆栽。还可通过人工授粉的***,使之结籽,用播种法繁殖。

猪笼草可用于吊盆栽种,点缀客室花架,优雅而别致。

土瓶草与猪笼草的区别

土瓶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酢浆草目

科:土瓶草科

属:土瓶草属

种:土瓶草

猪笼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瓶子草目

科:猪笼草科

属:猪笼草属

土瓶草是酢浆草目的,而猪笼草是瓶子草目的。土瓶草指的是土瓶草属的土瓶草(也只有它一个种),猪笼草则指的是猪笼草属的所有植物。土瓶草看不到叶子,猪笼草则有宽大的像叶子一样的叶柄。主要区别就在这里。

这些植物“无肉不欢”,一般人养不起!

会吃肉的植物吗,嗯,大家经常见到的,可能就是猪笼草、捕蝇草了吧!但是这个世界上可不仅仅是这两个能够吃肉哦~还有不少其他的是肉食植物!

1 瓶子草

瓶子草,听了这个名字不知道多少人会想到猪笼草呢?实际上,瓶子草可不是猪笼草呢~而且瓶子草也不是一种植物的名称,而是一种属哦~属下共有9种和众多的亚种、变种及人工培育的品种~

白网纹瓶子草

绿瓶子草

深红色黄瓶子草

异形叶紫瓶子草

眼镜蛇瓶子草

2 狸藻

狸藻又名闸草,它有囊状捕虫结构,能将附近的小生物吸入囊中,然后再消化吸收。狸藻不止一种哦~它品种众多,形态各异,成片生长在湿地、池塘甚至是热带雨林长满苔藓的树干上!而且它们还能开花呢!花期也比较长~

狸藻

海妖女狸藻

3 茅膏菜

茅膏菜可是食虫植物中的一个大类,和上面的瓶子草不同,它们形态各异,世界各地,无所不在。它们的叶片密布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让人心生喜爱。但是,对于猎物们而言,这些耀眼的光芒却是夺去它们性命的元凶!

负子茅膏菜

金丝绒茅膏菜

大肉饼茅膏菜

好望角茅膏菜

长柄茅膏菜

4 花柱草

花柱草其实是能够卷走昆虫的,它的花茎、花萼、花瓣背侧等部分有类似茅膏菜的腺毛,但是和茅膏菜不一样的是,花柱草的腺毛要短一些,而且它的腺毛顶部有红色腺体,能分泌粘液及消化液,虽然花柱草能够捕食昆虫,但捕虫能力和其他的食虫植物比较起来,要弱小的多。

5 丝叶彩虹草

彩虹草是比较少见的腺毛草属食虫植物,它捕捉虫类的技巧和茅膏菜类差不多,也是依靠腺毛粘液捕虫,不过和茅膏菜不同的是,彩虹草的粘力较强,而且它的腺毛不会摆动。

6 捕虫堇

捕虫堇是一种粘液型的食虫植物,它可不是捕虫草哦~像是蚊子、蚂蚁等小型昆虫对于捕虫堇来说比较容易,但是苍蝇等“大型”昆虫却比较容易逃脱哦~所以不要妄想在家里种捕虫堇防治苍蝇了!

捕虫堇的叶片、花茎和花瓣背面有短短的腺毛,就是这些腺毛的顶端分泌出能够诱惑猎物气味的粘液,将猎物骗进甜美的陷阱。

弗洛里捕虫堇

墨兰捕虫堇

爱丝捕虫堇

7 土瓶草

土瓶草也被称之为澳大利亚瓶子草。它可是土瓶草科唯一的一种植物哦~原产地就是澳大利亚呢~开的花是淡黄色的,下面像是一个小瓶子,就是这个小瓶子用来捕捉昆虫。

9 猪笼草

猪笼草不是单指某种植物,而是所有猪笼草物种的总称。猪笼草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它那个独特的捕虫笼,因为形状像极了猪笼~才被命名为猪笼草的呢~

10 捕蝇草

捕蝇草,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食虫植物哦~花花最喜欢的就是那酷似“贝壳”的大夹子!大夹子上能够分泌蜜汁,当有小虫闯入时,能以极快的速度将夹住,并消化吸收。

看完了这些,

是不是觉得大开眼界呢!

不过这些肉食植物的颜值

还是挺高的呢~想不想养一盆?

【参考资料】

[1]

[2]

瓶子草猪笼草如何种植?两者的区别

瓶子草

猪笼草食虫植物,不是驱蚊。

猪笼草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猪笼草拥有一幅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囊,捕虫囊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的产地海南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这类不从土壤等无机界直接摄取和制造维持生命所需营养物质,而依靠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谋生的植物被称为食虫植物。

猪笼草的种子因为非常细小,因此播种时最好使用沙或泥碳土等颗粒比较细的栽培介质,以免种子掉入细缝中。在播种时为了使种子能够均匀地散布在盆土,可将种子与少量的沙溷匀,再洒到土上。栽培介质必须保猪笼草的形态

瓶子草科,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一科。多年生食虫植物,具根状茎,喜生沼泽地。叶丛生于基部。瓶子草科只有分布在美洲,包括产于美国西南部的瓶子草属和眼镜蛇瓶子草属,及产于南美盖亚那高地的太阳瓶子草属,这类的植物叶子演化成瓶状,并由瓶内分泌诱饵以吸引昆虫,当昆虫失足落下,瓶子内有逆毛防止小虫爬出,最后被瓶内的水淹死分解吸收,成为植物的养分。

瓶子草会分泌酵素分解小虫;太阳和眼镜蛇瓶子草不会分泌酵素则是利用共生微生物,获取此份佳。

盆栽用细河沙、泥炭大或腐叶土、苔藓或活水苔混合用栽培基质。为保持盆土湿润,花盆下置贮水盆,保持水盆中水深2.5厘米,生长季节经常向叶面喷雾,忌用碱性水浇灌。每20天浇1次液肥。夏季适当遮荫,秋季入室,休眠期减少浇水量,保持室温在2℃以上。

关于瓶子草和猪笼草的区别和瓶子草和猪笼草的区别在哪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猜你喜欢